為了使人們在研究震情的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本書後麵還收錄了以前研究震情的一些方法,雖然已經過時,但可能對讀者仍有所補益。

地震是一個很複雜的地質問題,有前兆不一定有地震發生,對資料的認識不能拘泥於形式,要有彼變我亦變的對策。本書中隻概略地介紹了作者和作者的同事們最近一段時間研究的一些心得,針對蘇門答臘海嘯後,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對如何抗禦天災的重視,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如何做地震短臨預報的方法,少走彎路,才決定出版此書。這裏隻是介紹如何預報地震諸多方法中的一種,有可能是解決地震預報的一條捷徑,但準確無誤地預報每一個地震,還有很大的差距,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果本書的出版能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那麼也就達到了作者再次編寫如何做地震短臨預報的初衷。

本書第二章主要介紹如何預報地震,第三章介紹如何根據地應力測量的結果計算震源區未來震級,第四章是向讀者介紹用另外一種研究思路修正預報的發震地點的經緯度,第五章是向讀者介紹如何用另外一種研究思路研究未來的發震方向,第六章是模擬張鐵錚、沈宗丕兩位老先生利用磁暴二倍法預報發震時間的研究思路,提出了電磁波異常二倍法預測發震時間的事例,第七章是向讀者介紹典型的預報地震的事例,第八章是MDCB研究方法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相關材料。本書第二章第六節主要部分是由原青島市地震局監測處祝桂秋處長編寫的,介紹的是如何利用黃島監測站儀器監測資料,對台站周圍小震進行預報,其餘部分都是由筆者完成的,部分典型震例由吳頻高級工程師、王蘭香技術員參與整理。書中部分內容難免有一些不準確的提法或錯誤的認識,這也是啟迪人們繼續思考、不斷深入研究、不斷完善的線索,所以一旦有讀者發現,還請鑒諒筆者的誤導,同時也希望不要因此放棄,因為“發現問題也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正像1997年3月出版的《□論與地震短臨預報》前言中所說的那樣,MDCB法地震短臨預報研究一開始就受到了地震係統很多老領導老專家的支持,也得到了本單位一些老同誌的關懷,特別是完稿後,白清昭研究員、吳頻高級工程師作了校正,提出了一些良好的意見,在此一一表示感謝。

在此,我們特別感謝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委員會顧問、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英籍華人陳一文先生數年來大力協助,將MDCB地震預測技術推薦介紹到國外,配合我們出席參加有關國際會議,建立與國際地震預測研究者的聯係與交流。引起國際地震預測研究者與防災減災機構對中國人自主創新開發的MDCB地震預測技術越來越大的興趣。

利用新的電磁波定義研製的MDCB型儀器和建立的MDCB查震報震法在地震係統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用這種理論和方法研究地震短臨預報,基本上局限於幾個人狹小的圈子之內,所以文中引用別人的參考文獻較少,詳見第八章第四節“MDCB法有關論文、論著、報刊報道”,在此特作說明。

2005年7月1日於西安

§§第一章 □論是MDCB查震報震法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