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MDCB查震報震法的理論基礎(2 / 2)

2005年7月5日大慶台站北邊的林甸發生了Ms5.1地震,地震前,該台站的MDCB-3型儀器雖然記錄到一些前兆異常,但都不足以說明本地區最近幾天將有地震發生,大慶台站距離震中位置在53km左右。但是遠離發震地點1-2000km以遠的廊坊台站、宜良台站在發震前7天都記錄到該方向的臨震信息,2005年7月20日,西安台站作出的國內外最近7天之內將要發生的地震上述兩個台站的發震方向都通過大慶地區發震地點附近,在預報作出的第二天,廣東東莞監測站儀器7月22日記錄到了該地震的臨震信息,江蘇贛榆台站在發震前10幾天就記錄到該震源區所在方向出現異常,23日記錄到該地震的臨震信息,19、20就是7月20日預報圖和在不同時間各台站記錄到的前兆異常特征。因此MDCB儀器隻是解釋監測到的地震前兆信息可能是未來哪個方向的地震,而不能解釋所有方向的地震。從震源區內產生的這些電磁波(瞬的群體)在其行進的空間範圍內,也不是均勻分布的,即是在電磁波優選的區域內或很小的空間範圍內,有時也會出現對同一個地震的前兆信號,有的儀器能監測到該異常信號,有的儀器則監測不到該異常信號,某一方向的傳感器可以接收從地下傳上來的電磁波(□的群體),其相反的方向的傳感器也可以接收從天上傳過來的同一震源區的電磁波(□的群體)。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儀器監測到的方位角判斷在25°方向可能發震,結果該方向沒有發震,在其相反的方向205°上發生了地震。b圖是兩台性能完全一樣的儀器,在同一個房間內監測,儀器相距1米遠。在同一天內監測的電壓值利用公式合成出來的方位角,對NEE方向震源區脈衝電磁波在地球表麵空間分布的活動,兩台儀器都監測到了,對SE方向震源區的活動,其中一台儀器監測到了,另外一台儀器沒有監測到,但卻監測到了該方向相反方向震源區的活動。兩台儀器監測的情況正好相反,隻能用(a)圖中同一震源區的電磁波從天上、地下兩個途徑傳過來解釋,同時也說明了這種電磁波(□的群體)有時即使在很小的空間範圍內,其分布是不均勻的。

對某一地震而言,這種脈衝電磁波在地震發生之前,出現的時間越早,持續的時間越長,電磁波轉化成電壓值的幅度越大,未來發生地震的震級就越大。MDCB法就是依據這一原則根據儀器記錄到的電壓值,利用下麵的公式(2)

αtg-1〔α×cos45÷(α×sin45+b)〕(2)

計算出台站周圍哪個方向將要發生地震。

利用下麵的公式(3)

EMs(×D0)÷0.8n×(L)3(3)

計算出未來某地區震級的大小。

地下深部的震源區的麵積越大,地應力積聚時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長,所積聚的地震能量也就越大,未來的震級也就越大。

從震源區直接產生的這種電磁波是天然電磁波的一部分。按照其來源,還有來自高空中(磁層、電離層、大氣層)的天然電磁波(□的群體),來自地下在地磁脈動激發下的電磁波(□的群體)。後麵的這兩部分場源是我們研製的SYT型物性探測儀的信號源。

對於天然電磁波按照其來源、變化幅度及用途進行簡要分類。

§§第二章 怎樣預報7天之內台站周圍及國內外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