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一學科學得不好讓孩子產生恐懼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至少一門或一門以上的學科是他害怕學習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感覺學習起來吃力,尤其是當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學得挺“輕鬆”,而自己感覺很費勁的時候,孩子更容易產生懼怕的心理。孩子越怕,越想躲得遠遠的,久而久之,成了惡性循環。
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靠家長的說服,鼓勵,效果都是不明顯的,因為鼓勵隻會帶給孩子一些短暫的安慰,並沒有給孩子真正的辦法,當孩子鼓足勇氣去麵對挑戰的時候,一旦失敗了,孩子的這種“害怕”心理會進一步加重。
所以,要解決問題,必須借助外力,要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輔導。家長首先要問孩子在這一學科當中最害怕哪一部分,怕哪裏,就要從哪裏開始,不要泛泛地對待,比如孩子怕數學,家長就隨便找個數學輔導班讓孩子去上,也不管這個班學生的程度怎麼樣,也不了解這個班重點教哪些內容,這樣的話,孩子上幾次課後,如果感覺沒有效果,孩子反而會放棄努力,會對自己失去信心。
最好的辦法,家長給孩子選擇專題輔導班,建議家長按照專題來給孩子補習,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把精力集中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上,集中解決孩子最害怕的問題,一旦突破了這一個主要問題,就會給孩子解決整體問題帶來機會。
3.家長的過高期望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現在在許多成績比較優秀的孩子當中,普遍存在一種來自外界的壓力,就是“期望的壓力”。由於成績好,老師經常在班上表揚,也經常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家長當然更是鼓勵,而且把孩子未來的目標定得很高,周圍的叔叔阿姨也少不了誇獎,孩子就這樣被周圍的大人給推到了高高位置,孩子都不能夠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大家眼裏那樣優秀,隻是認為自己的每一次考試都應該很優秀,否則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形成了這樣心態的孩子很容易出現上麵那個孩子的問題。一旦一次成績不夠理想,就會很緊張,而緊張又會帶來第二次失誤,失誤次數多了,孩子的信心就會動搖,就會產生懼怕心理,害怕再次出現失利。
從上麵的分析,家長們能夠看到,盡管鼓勵表揚孩子是應該的,過高的期望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孩子會感覺自己的成績隻能上,不能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每個家長都把孩子往浪尖上推,又真能有幾個孩子能夠呆在浪尖上不掉下來呢?
留給孩子一點空間,讓孩子知道能夠在班裏名列前茅就已經是很大的成就了,沒有必要去爭取第一名,有一個良好心態最重要,家長們都知道每年的高考狀元都不是平時的第一名,一定不要讓孩子去背這個包袱,那隻能抑製孩子的積極思維,對孩子的學習沒有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