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人在直立時,受重力和地球引力作用,頸椎、胸椎、腰椎易產生一些殘疾。倒立時,由於肌肉、骨骼係統的反向作用,可改善神經係統的調節和全身的血液供應,對預防和治療腰、頸椎病,內髒下垂病都有一定作用。
倒行:人長期向前走,會使肌肉出現經常活動和不常活動兩部分,影響肌肉的能量平衡,而倒走可彌補前行的不足,給予不經常活動的肌肉以刺激,促進人體平衡。方法是每天做1-2次的倒行運動,每次走10-20分鍾即可。
赤腳:生物全息論告訴我們,足底是人的生命活動的一個縮影,人體的髒器、五官、大腦等所有組織器官,在足底都有自己特有的反射區。赤腳走路,由於人體重力作用,足底與地麵摩擦,可以在足底各反射區起到按摩作用,調整整體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伸懶腰: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高雅,我們已慢慢放棄了伸懶腰。但是,你或許不知道對上肢和軀幹部乃至全身肌肉,伸懶腰都可以起到一種反向牽拉,使全身肌肉得到舒展、放鬆。對長期從事固定體位工作的人會有好處,還能消除疲勞。
這裏我們為運動者提供兩種指導:一種專為“初學者”準備,另一種則為“練”家量身定做。如果你在過去從未做過任何類型的訓練,那麼你算是“初學者”;若是你經常或新近做了一些體力訓練,那你就是“練家”了。
第1節:屈膝式俯臥撐(鍛煉胸肌和三頭肌)
俯臥,手臂伸直撐地,掌距同肩寬。抬雙腳,交叉腳踝,慢降胸部至地麵幾英寸高再撐直,恢複原狀,如此反複10—15次。
第2節:下撐(鍛煉三頭肌和肩部)
坐在一穩固的椅子或長凳邊上,雙手向後抓住椅背,緩慢朝地板下降身體,直到肘關節成直角(不要夾肘),使腳後跟著地並且和腿盡量撐直呈一線,然後抬起恢複到起始狀,反複10-15次。
第3節:後踢式訓練(鍛煉三頭肌)
站在一長凳邊,右手舉一啞鈴,向前下腰,左膝跪於凳上,並將左手也置於凳上,保持背部水平,彎右時至上臂保持水平。將前臂與上臂垂呈直角,抬放啞鈴12一15次。
第4節:後跪式訓練(鍛煉背部二頭肌及斜方肌)
初學者:兩邊各一次;練家:一邊兩次
這個訓練是上步的變型,步驟基本同上。隻是要將啞鈴抬高到與胸齊。如此反複抬放啞鈴10一15次後,換另一邊再做。
第5節:兩側抓舉(鍛煉肩部)
初學者一套;練家兩套
收緊腹部站穩,雙手各握一啞鈴在大腿兩側掌心向內自然下垂,抬臂至與肩齊,然後放下(不要夾膝),重複12—15次。
第6節:交叉雙腿踩踏(鍛煉上下腹)
初學者各邊做一套;練家各邊做兩套。
平躺,雙腿彎曲,腳平置於地板上,雙手輕枕腦後。左腿搭在右膝上,然後抬起右腳至腿與地板垂直。依靠腹部抬起上半身向左轉。試用右肘關節碰觸左膝蓋,然後放鬆。反複20次,換另一邊再做。
第7節:前行訓練抬放啞鈴(鍛煉四頭肌、腿後肌及臀部)
雙腳並攏站穩,雙手各握一啞鈴。右腳向前邁一大步,屈膝以便右大腿與地板平行,右膝蓋與腳踝成一直線。左腳跟上右腳再向前邁一大步。這樣邁20大步,然後回轉方向邁20大步回到起始處。
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在體育中有效釋放工作中的壓力,同時建立起健康積極的心態。這種心態對於麵對工作中的壓力也是有著積極意義的。合適的運動方式可以針對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情況,愛好,和時間安排設計不同的運動方案,使得身心都得到良好的鍛煉。
現代人有必要定期對於自己的運動方案找專門的運動健康顧問進行谘詢,遠離亞健康狀態,健康積極的麵對事業和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