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國之匡輔,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堯命四嶽,舜舉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讚欽明之道。士之居世,賢之立身,莫不戢翼隱鱗,待風雲之會;懷奇蘊異,思會遇之秋。是明君旁求俊乂,博訪英賢,搜揚側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李世民 《帝範》
白話
濟時匡世,輔佐君王,需倚仗有品德高尚的傑出人才。國家倘若任用了正直的忠臣,天下自然就會大治。所以堯帝任命了“四嶽”為臣,舜帝任用“八元”來治理天下;堯命“四嶽”而任之,因此能讚其欽明之道。
通合古今事務的學識之士、賢達清明的傑出人才,處身立世,在未遇明主、懷才不遇之際,都要深深地隱藏自己,等待時機。就像鱗翼等待風雲一樣。決心有所作為的賢達之士,必定在暗中修養自己的學識和品德,然後等待聖主賢臣會遇之際,施展抱負。因此明君聖主廣求俊傑,博訪英賢。連隱僻鄙陋之處的人才都要想方設法尋找出來。隻要是有用之才,就不會因為他出身卑賤而不用他,也不會因為他受過折辱而不尊重他。
家訓史話
貞觀三年,天下大旱,災情危及民生。唐太宗憂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並極為虔誠的譴責自己。太宗求天不應,便召集群臣商量對策。他宣布,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並提出幾條具體的意見。這可難壞了武將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馬周的落魄朋友,漫遊到長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為難之事,馬周於是伏在案上,洋洋灑灑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條建議,文辭非常優美。
次日早朝,常何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奏疏呈現給太宗。太宗一看,這些建議有根有據,切中時弊,確屬可行,但武夫常何決非有這神來之筆,便問他是何人所寫。常何告訴太宗為馬周所寫。太宗又問馬周是何樣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紹說:“馬周是清河荏平(今山東荏平)人,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尤其精通先秦諸子的典籍。由於自負才學出眾,清高而孤傲,鬱鬱不得誌。他在博州一所學校教書,常受地方官的訓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離家遠遊。他窮困潦倒,經常受人欺淩,曆盡艱辛來到長安,住在臣家,乃當今一大奇士也。”
太宗聽完介紹,立即預感到這是一位隱於“側陋”的傑出人才。傳詔獎賞給常何絹三百匹,表彰他推薦賢才之功,並派常何回家,請馬周入宮見駕。等了約半個時辰,不見馬周前來。太宗求賢心切,親自派官員駕宮中的四馬彩車去請馬周。又過了半個時辰,太宗到殿外張望,還不見馬周入宮。他又派了一輛四馬彩車前去催請。這就是風傳一時的太宗禮賢下士、三請馬周的佳話。
太宗見到馬周,廣泛問及堯舜的德治天下、孔孟儒學的思想精華、周隋的盛衰興亡以及當今的時弊和治國要略,馬周對答如流,見解精辟。太宗對馬周的才華和忠誠極為讚賞,不久拜為監察禦史。
馬周為官後理政謙虛、謹慎,不拘舊俗,銳意創新,對於貞觀一朝的製度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表彰馬周勤勞國事,唐太宗親自題寫了“鸞鳳衝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十六個草書大字賜與馬周,使馬周大享殊榮。
貞觀二十二年,馬周病危,太宗親自為他調藥,命禦醫日夜護理。馬周去世時,年僅四十八歲,令太宗哀悼不已。
古訓今鑒
曆史上有劉備三顧茅廬、恭請諸葛亮出山輔佐漢室的故事,留下流傳千秋的納賢佳話。一個皇帝往往因為得到一位賢良之士而能夠安邦定國;一位有才能的人又往往通過一位仁君賢王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形成一種獨特的政治結構,要麼明君賢臣,要麼昏君奸臣。治國並非易事,君臣共同努力才能使製度更加完善,民眾更加安康。
唐太宗告訴我們,如果還沒有遇見有賢才的人,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素養,那麼有才德之人才會慕名而來,隻有自己修養才德才會吸引有才德之人靠近。此外,唐太宗憑借對人才的體悟,知道賢才難求且一般行事低調,如果不遇明主輕易不會顯露才華。可見唐太宗識人之深刻。明君自然擇賢臣,昏君當政,奸臣自然得勢,這也是常理。啟示今日不管是治國還是管理,都應該首先修為自身,吸引並發現人才並且適時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