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過年(1 / 2)

李弘冀故作猶豫的說:“原本這些大鏡子價格太高想用來充抵歲貢給周朝廷進獻的,半大的作價200貫,大的作價500貫,如果咱們商家能賣出去的話,當然得先讓咱們自己賺錢才是。”

也難怪眾掌櫃幾乎同時吸了一口氣,論大小最大的穿衣鏡也就是8個小鏡子大,45x60的也隻有4個小鏡子大,但價格決不能簡單的乘法來算,最起碼價格也要翻兩番,誰讓他們都是大家族呢。

問題來了,徐、周、柴、劉、李五家商號外加鄭家當鋪隻有兩麵大的穿衣鏡,隻聽徐掌櫃剛諾諾的問了句:“這個是不是也打八折?”周家掌櫃就接了句:“就伍佰貫吧,兩個我們全要了,半大的我們要五個。”

李弘冀心裏那個樂,結果等了半天竟然沒人競價!

徐掌櫃那個悔啊:“太子殿下,您看年前還能製作幾個這大鏡子嗎?我徐家也要兩個。”

接著眾人紛紛訂貨,除當鋪鄭掌櫃隻要了兩個半大鏡子外,其餘都是兩個大鏡子五到十個不等個半大鏡子。

就這麼簡單,兩萬六千貫到手了,難怪穿越一族過來都哭著喊著燒玻璃,這東西來錢就是快啊!

李弘冀知道這些商家在對外貿易中積攢了不少的金銀珠寶:“既然是現款,那麼銅錢、鐵錢銀子都行。隻是今年周朝廷的歲貢隻要銅錢和銀子,如果諸位用茶、絹等物的話也得打八折,朝廷也得找你們商家去兌換。當然,決不讓大家吃虧。上好銅錢一貫抵新幣1150,銀子一兩充抵新幣1200。另外各家若有硝石、火油等物均可按市價折抵。如果量大的話我們會現價付給你們的。”

說罷拿出新造的硬幣給大家看:“這款新錢(新幣)近日就要流通,市麵舊幣漸漸回收回爐。一年後舊幣將不再流通,但工部戶部將設立專門的兌換處。還望諸位掌櫃予以配合。”

李弘冀不想讓各工礦停產,可大過年的也不好意思強迫,於是在原補貼不變的基礎上,給予每天150錢的補貼,自願加班,絕不強迫

這可是三四天的工錢,而且礦上的夥食也不差,看在錢的麵子上眾工匠紛紛表示願意為朝廷效力,結果超過八成的兵士、工匠都願意留下加班。

臘月中旬減賦兩成的消息著實讓金陵及周邊的百姓鬆了口氣,原本積攢準備明春的絲絹米糧也可以適當動用一點換點年貨,金陵城內比以往更熱鬧。

特別是煤礦、鐵礦及鐵場周邊的百姓,因礦區的人員徒增、各項需求也隨之而來,以及做些零碎小工收入也比以往多了不少,連秦淮河的青龘樓也不失時機的過來做生意。

“寧窮一年、不窮一天”千百年來是百姓對來年能有個好日子的渴望,辛苦了一年總要給自己、給家人留出來一天“享受”一下,哪怕隻是比平日多半碗米飯多半個炊餅也算是過年。

為了不讓工礦停工以及給真正缺錢缺糧的人一個機會,他讓工人自願報名留下加班,加班期間工錢加倍支付。

特別是各工礦實行薪酬與技術等級掛鉤後,那些工匠以及等級較高的“技術工”更加珍惜這個機會,畢竟十天的假期可以掙到平時一個月的工錢。

顯德七年春節期間,金陵皇宮內氣氛一片祥和,熱鬧非凡。

李弘冀在年前讓工匠趕製了一批鏡子帶回皇宮,由皇上賜給眾嬪妃、宮女們每人一麵明亮的鏡子,雖說倉促配做的木鏡框沒那麼精致,但眾女眷一個個高興的跟過年似的,嗯,現在正是過年。

仲昊、夢琪等幾個孩子每人都拿個小鏡子在院子裏把陽光往屋裏照玩得不亦樂乎,特別是仲翰、仲昊脖子上還掛著一個望眼鏡,怎麼看都會給人一種鏡子不值錢的感覺,否則誰會把值錢的東西讓孩子玩,而且還是易碎的那種。

皇宮內是個級別森嚴的地方,李弘冀除了多給老媽鍾皇後一麵高四尺許、寬一尺五的鏡子外,其餘所有嬪妃、包括東宮他自己的妻妾也都是高兩尺寬一尺五的鏡子,連宮女丫鬟每人也都給了一個三四寸見方的小鏡子。之所以全部做成矩形是因為木匠做鏡框方便而且便宜,若是鑲銀邊銅邊實在是太浪費——大小好幾百個鏡子啊!

當然,李弘冀也不是白送,就是讓大家把自己的銅鏡拿來換取玻璃鏡,大銅鏡就可以換較大的玻璃鏡,沒有銅鏡的小宮女隻能給一個三寸的小鏡子安慰一下了。

李弘冀也沒忘記幾個叔叔兄弟,這正是緩和叔侄、兄弟關係的好機會。他專門派人給各府上送去了幾麵鏡子和幾個玻璃酒杯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