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要想取得成功,必須運用智慧,要想賺上一把,更離不開高超的智慧的運用,這一點十分關鍵。
80年代初,一些個體戶紛紛南下廣州。在那著名的高地街,人們都把目光盯在T恤、牛仔等令人眼花繚亂的服裝上,以便回到當地的市場上,領導服裝新潮,賺上一把。
然而這位第一次涉足高地街的李曉華,卻在服裝的大潮中看到了一個更具特色的東西——噴泉果汁製冷機!
它不僅外形別開生麵,而且功能十分奇特。當你喝上它流出的一杯果汁的時候,冰涼、清新、沁人心肺!在當時的北京,雖然1000多萬人,但誰也沒在市場上見過這樣的冷飲機。
獨具慧眼的李曉華,一眼就看中了它!
它,身價很高——4000元!
這個數字,幾乎是李曉華第一次南下廣州的全部資本。
盡管如此,“買”!
當這台冷飲機出現在避暑勝地——北戴河的時候,就刮起了冷飲旋風:冒著大汗的遊人,排起了長隊,一杯接著一杯……一下子賺了10多萬元。
李曉華,他不僅第一個把冷飲機投入市場,而且第一個從南方引進了錄像機和大屏幕投影機。這兩台機器一出現在秦皇島,馬上興起了“錄像熱”,錄放廳場場爆滿,賣票口,人山人海,每張票,竟炒到10元一張!
金錢,又大把大把地流進了李曉華的腰包,一舉又賺了數十萬元。
李曉華的發跡告訴人們:要想致富,首先,必須超前行動,即必須以新產品第一個占領市場,獨領風騷,第一個奪得超額利潤,這是致富的真經。
其次,具有超前意識。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要想有超前行動,必須有超前意識。人的任何行動,都是思想支配的結果。因此,超前意識,是超前行動的前提條件。李曉華的致富實踐,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
就在第一台噴泉製冷機於北戴河獨領風騷的炙熱的夏天行將結束的時候,他毅然決定出賣這台立下汗馬功勞的機器!
一些親朋好友都吃驚地發問,“一個夏天還未結束,錢像流水似的進來了,就像是一台印錢的機器,怎麼能舍得把它賣掉呢?這不是傻透腔了嗎!”
事實證明,李曉華不是傻透腔,而是精透腔了。
在李曉華看來,這台冷飲機,今年所以獨領風騷,就是因為它是第一台,獨家經營。一些腦袋反應快的人,肯定會緊緊跟上。明年的北戴河,將會出現上百台,競爭的激烈程度將可想而知。
正如李曉華所預料的那樣,第二年北戴河的夏天,噴泉式冷飲機到處可見,比比皆是,雖然還有人暢飲,但已不見排長隊的鏡頭了。
李曉華對了,親友們服了。
他利用這筆“原始資本”,購進一台錄像機和一台大屏幕投影機,第一個在秦皇島登市。
其所以勇於更新事業,就在於他具有超前思想,具有戰略眼光。這是李曉華致富的第二條“真經”。
第三,是有超人的知識。
在某種意義上說,超前的行動,來自於超前的意識;超前的意識,來自於超人的知識。知識就是力量。要富錢袋,先富腦袋,李曉華深知這一點。
他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從小生活清苦。但一直牢記父親要專心學習的教導。從小學到初二,成績一直名列上遊。“文化大革命”的發生,雖然結束了學校生活,但他善於在生產實踐中學習各種知識。無論是在北大荒生產建設兵團,還是在河北涿縣插隊,為生產隊推銷產品,還是回北京在外貿部出口大樓當炊事員,他都善於向社會學習各種知識。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原北京市工商局的副局長——宋學進。他如饑似渴地向這位久經商海的老前輩學習。
宋學進,曾在西單商場做過經理,他以自身經曆的經驗和教訓,坦誠地開導李曉華。
李曉華從他的身上,不僅學到了經商的訣竅,還學到了做人的真諦:誠實和正直。從此,李曉華的視野更加開闊了。
他不僅向國內外久經商場的老前輩學習,還放開眼界,向發達國家學習最現代的經營思想和經營謀略,這是事業發展的關鍵。
1985年,出國留學成風,他決定乘風前進。於是,他把學習的目光投向了日本。在東渡日本的行列中,他是一位臥薪嚐膽的“大腕”。他決心把經商的經營之道學到手,為此,他從社會最底層幹起,在中華料理店打工刷盤子,以此全麵地了解日本社會。他學習十分刻苦,很快掌握了日語,他學習從實際出發,很快學到了日本人經商的學問。他學習很用心,很快悟到了日本人做生意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