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老板正與幾個客戶談生意,談得差不多的時候,老板的一位朋友來了。這位朋友坐下就說:“哇,我剛才在大街上看了一個大熱鬧……”接著就說開了。老板示意他不要說了,而他卻說得津津有味。客戶見談生意的話題被打亂了,無法繼續下去,就對老板說:“你先跟你的朋友談吧,我們改天再來吧。”客戶說完就走了。由於老板的這位朋友亂插話,攪了老板的一筆大生意,讓老板很惱火。
這位朋友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事實上隨便打斷別人說話或中途插話,是有失禮貌的行為,而且有時產生不良後果。社會上也確實存在老板朋友這樣的人,有這種陃習,結果往往在不經意之間就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關係。
假設一個人正講得興致勃勃,聽眾也聽得津津有味,這時,你突然插嘴:“喂,這是你在昨天看到的事吧?”說話的那個人因為你打斷他說話,絕對不會對你有好感,很可能其他人由於熱情被打斷,而對你感覺不爽。
那些不懂禮貌的人總是在別人津津有味地談著某件事的時候,在說到高興處時,冷不防地半路殺進來,讓別人猝不及防,不得不偃旗息鼓。並且他插話時有時會不管你說的是什麼,而將話題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麵去,有時是把你的結論代為說出,以此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多麼厲害。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讓說話的人頓生厭惡之感,認為這是一種極大不尊重。培根曾說:“打斷別人、亂插話的人,甚至比發言冗長者更令人生厭。”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最無禮最令人生厭的行為。
每個人都會有情不自禁地想表達自己的願望,但如果不去了解別人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不分場合與時機,就去打斷別人說話或搶接別人的話頭,這樣會擾亂他們的思路,引起對方的不快,有時甚至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在商務宴會上,你時常可以看到你的一個朋友和另外一個不認識的人聊得很愉快,此時,你可能就會有加入其中的想法。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的話題是什麼,而你突然生硬的加入,可能會令他們覺得很不自然,也許因被突然打斷而話題無法接下去。更糟的是,也許他們正在進行著一項重大的談判,卻由於你的加入使他們無法再集中思想而無意中失去了這筆交易;或許他們正在熱烈討論,苦苦思索解決一個難題,正當這個關鍵時刻,也許就由於你的插話,會導致他們思維中斷,答案找不到了,到後來場麵氣氛就會轉為尷尬,而無法收拾。此時,大家一定會覺得你沒有禮貌,進而人家都厭惡你,導致社交失敗。
當與上司交談時,更不能自以為是地隨便打斷他的說話,否則他肯定會認為你不知趣不會給你好臉色看。
通常上司給你安排工作的時候,會做出各項說明,通常是按照他的思維,說明經過,因此結論並不與你一致。你如果中途插嘴表示意見,除了讓他認為你很輕率之外,也表示你蔑視上司。如果碰到性格暴躁的上司,恐怕就會大聲地怒喝:“閉嘴!聽我把話說完!”或者認為你是個麻煩人,下次不會再交往你重要工作,因此,失去表現機會。
要在與人交際時獲得好人緣,要想讓別人喜歡你,接納你,就必須根除隨便打斷別人說話的陋習,在別人說話時千萬不要插嘴,尤其是:不要用不相關的話題或無意議的評論打斷別人說話;不要搶著替別人說話。
但是,如果對方與你說話的時間明顯拖得過長,他的話不再吸引人,甚至令人昏昏欲睡,非但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甚至已經引起大家的厭惡,你就不得不中斷對方的話了。這時,你也要考慮在哪一個段落中斷為好,而且想一個巧妙合理的理由,照顧到對方的感受,避免給對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