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1
向忠民到地區做專員已經幾年了,到任後主要抓了轄區幾個縣農村改革的事,效果都顯現了出來,現在農民的日子是山區比壩裏好過,改革充分了的比剛開始改革的日子紅火。但各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進展速度參差不齊,可這事又不能操之過急,完全是本著自願的原則,不搞強迫。幹部和群眾的覺悟上去了,眼紅周圍農民比自家日子過得好,自然就會全身心地投入改革。讓農民從改革中真正看到它的好處,改革的成果才能持久。
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全國都掀起了改革的大潮。最近地委書記被調去省上任經委主任,向忠民被提升為行署第一書記,餘海波也從縣裏調到地區任主抓農業的副專員,趙誌清由體改委主任提拔為了縣長。向忠民今天到縣裏就是來宣布這一任命的。
汽車在國道上飛馳著,跑了一段路程後,向西一拐,上了去萬山鄉的公路。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試點鄉,向忠民準備先到這裏看看,再到回水坨村視察下區裏的第一個投資最大、規模最大的村辦企業龍門山礦泉水廠的修建情況。他一到鄉上,楊永誌和張明山就陪著他參觀了正在修建的五萬噸水泥廠工地,然後又參觀了一個由集體印刷廠擴建的塑料彩印車間,以及鄉上辦的另一個紙箱廠的建設工地。
向忠民看後很滿意,對鄉上陪同人員誇獎道:”你們又給農村發展帶了個好頭,值得在全地區推廣。“因為張明山和楊永誌下午三點還要趕到縣裏開會,他們就將全鄉的情況在車上跟向忠民做彙報。他們把鄉裏發展經濟的打算和各方麵的情況都跟向忠民講了一遍,剛說到楊永剛建議在回水坨村辦一個無汙染的工業產業園區時,車子就已經進了村部院內。
趙誌明和楊永國忙把向忠民一行迎到辦公室。這時,張明山便對趙誌明交代:”你簡要地把村裏發展企業的經過,曾教授來給村裏搞的那個規劃,以及正在運作的幾個項目情況給向書記做個彙報。“趙誌明便給向忠民簡要地介紹起來:”當初村裏為什麼想到要搞企業,就想解決票子問題。人們在解決饑飽問題後,迫切地想富起來,讓包裏的錢也能像糧食一樣多。土地承包後,富餘出來的勞動力變成發財致富的資源,把廠子建在家門口,就近轉移安置,離土不離鄉。工廠建成後,集體有了收入,再反過來補貼農業。於是,我們便根據本地資源和現有條件發動大家討論,帶著問題派一些人出去考察,尋找項目。“趙誌明粗略地將創辦企業的經過說了一遍。
向忠民聽得很認真,特別是他們的一些具體做法對他深有啟發:”現在全區農村幾百萬農民要致富、要發財,怎麼搞,這些問題政府必然得解決。
如何給農民找一條致富之路,這方麵回水坨村已給大家做出了榜樣,開了一個好頭。把農村這一塊問題基本解決了,馬上就要著手抓全區的工業生產問題。
“目前,很多國有和集體企業不景氣,還在吃著幾十年不變的大鍋飯,年年虧損都由地方財政補貼。這些企業不但沒給政府做出貢獻,反而成為國家的負擔。萬山鄉采用搞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片相關產業發展的做法很值得借鑒。一個礦泉水廠建成後,把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印刷廠也救活了、壯大了,還帶動了相關的配套企業、服務部門的發展。在辦鄉村企業時,一定要牢記曾教授的告誡,不能狗屎、牛屎隻圖多,不進行科學論證,什麼都建,造成環境問題和背上債務包袱的經濟負擔,以後不好收拾。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我準備回去後派政研室的人下來,進行總結歸納,寫個調查報告下發到全地區各鄉鎮。”向書記對村裏的做法給予了肯定、表揚後,便起身到礦泉水廠建設工地。
柳入江見向忠明來了,就熱情地上前問長問短,隨後將工廠的建設、產品宣傳情況彙報了一遍。
向忠民誇獎道:“你做得不錯,應該把你學的專業知識回報給農村。你提的建設性意見都很好,廠子今後的生成、發展等方麵可能存在的問題,你都想到了。光建廠提出的辦法、建議,就為全村節約了大筆資金。”
向忠民的誇獎,使柳入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他謙虛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向忠民看望了參加廠子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並與他們握手道別。驅車離開了礦泉水廠,他們一行又到了水電站。當年向忠民在這兒主持修建了全縣農村第一個發電站。在水電站轉了一圈後,向忠民問了工人的一些情況,才上車往縣城趕去。
向忠民到縣上宣布完任命後,便跟趙誌清到家裏看望姑姑徐秀珍。徐秀珍的視力越來越弱,已看不清任何東西。去年他就堅持要她去北京治病,可她就是不肯。父親給她聯係好了醫院,每一次剛說通了,臨到要走時又變卦,最終未走成。這次,姑姑的眼病無論如何也不能再拖了,一定要讓她去。讓高素芬陪著她一道上北京,順便也讓高素芬在北京檢查下身體。他們結婚都有八九年了,到現在還沒孩子,父母為這事急得心都快操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