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大梁水庫(2 / 2)

大梁水庫及引黃北幹線建設,不僅能有效解決平魯缺水,彌補工程沿線人畜吃水困難,緩解山西北部地區長期用水緊張局麵,更重要的是對促進農業生產、畜牧經濟、工業經濟,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為平魯旅遊產業開發利用注入無窮活力。大梁水庫萬頃碧波蕩漾,是史無前例利用黃河水造福的一塊裏程碑。庫區濕潤的區域小氣候清新宜人,邊塞旅遊,蕩舟庫上,你會沉醉於這美好的水光山色而羽化神遊。

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工程北幹線

北幹線設計方案為西起總幹線下土寨分水閘,向東經平魯、朔州、山陰、懷仁,至大同市南郊區牆框堡水庫。總幹一、二、三級泵站各擴機2台套,輸水線路自下土寨分水閘分水,引水線路全長156.54公裏。經1#隧洞(長43.7公裏),2座pccp壓力管道(長117.4公裏),4座調節水庫(大梁水庫、耿莊水庫、尚希莊水庫、牆框堡水庫),總庫容3761萬立方米,其中調節總庫容3158萬畝(調節庫容分別為1748萬立方米、210萬立方米、1005萬立方米、195萬立方米)。地下泵站1座,總裝機容量5750千瓦。在最終年引水總規模5.6億方不變的前提下,分期實施。近期年引水規模為2.96億立方米。各供水區供水量為:大同市17032萬立方米、懷仁縣3826萬立方米、山陰縣1823萬立方米、朔城區4244萬立方米、平魯區2651萬立方米。工程概算投資為49.3億元,2期4年,所需資金全部由國家批準山西省征收的水資源補償費加以解決。

“鎮黃龍征戰南北大禹傳承,築大梁引黃入晉福澤朔同”。大梁水庫為北幹第一座重要的調節水庫。水庫位於下稱溝村範圍內,是實現北幹線通水目標的控製性工程之一。對於嚴重缺水的平魯,更是一項生命工程。設計總庫容2260萬立方米,庫區流域麵積28.8平方公裏,預算投資21499.7萬元,到2011年8月建成蓄水,可有效緩解平魯工農業用水緊張的現狀,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提升人民生活質量,保障和促進平魯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大梁水庫工程由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承建。2009年5月22日正式開工。開工儀式在水庫大壩隆重舉行,市委書記田喜榮、省引黃管理局局長菅二栓、副市長王貴平以及平魯區四套班子領導參加了開工儀式。李俊代表平魯區委、區政府講話,全力以赴,協調配合,積極支持這一惠世利民的德政工程。

2011年9月16日水庫建成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