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人們紛紛把盆花移入室內,讓它們安全越冬。要使盆花在冬季枝葉茂盛、果碩花豔,在管理上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澆水:
盆花冬季澆水不當,往往會造成生長不良或爛根。一般室內盆花每周澆水2~3次,每次澆水應澆透,防止出現“半腰水”。澆花用水,一定要經過日曬,使水溫接近室溫時再用(土溫與氣溫相差不能超過5℃)。澆水時間多在中午前後,若在傍晚澆水夜晚寒冷,花卉根部易受凍害。冬季室內空氣幹燥,除澆水外還可適當噴水,對觀葉植物,如龜背竹、文竹、鐵樹、橡皮樹等,要經常給予葉麵噴水,除塵保潔以利於光合作用。
盆花擺放要講究:
光照是花卉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花卉入室後放置的位置要考慮到各種花卉的特性。
(1)、喜高溫的花卉及冬春季開花的花卉,如散尾葵、發財樹、仙人球類肉質花卉及孕蕾的仙客來、茶花等,應盡量將花盆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室內窗台處。
(2)、性喜陽光但能耐低溫的常綠花木或處於休眠狀態的花卉,如桂花、柑橘類,可放在有散射光的冷涼處。
(3)、一般對光照要求不嚴格的花卉,如盆栽睡蓮、月季,可放在沒有光照的陰冷處。
施肥要靈活:
冬季對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的花卉,如石榴、月季、仙人掌、變葉木、廣東萬年青等,應停止施肥,但對這些花木在初冬或早春必須進行一次換盆,以利於翌年的生長和開花結果。觀葉類如龜背竹、天門冬、春羽、一葉蘭等,可施適量的複合肥及硫酸亞鐵,每月一次為宜。
觀花類如仙客來、茶花、臘梅、蒲包花、君子蘭等,應增施適量的磷鉀肥,可使花碩色美、花香濃鬱。而一定量的鉀肥則可防寒和抗倒伏。此類花可沿盆壁加入顆粒態的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施肥時間以花蕾生長期為宜。觀果類應增施磷肥如金桂、金豆、佛手、火棘等。其方法是從花盆邊緣施入少量固態磷肥,直到果實接近成熟即可停止追肥。
保溫與防凍:
喜高溫的米蘭、大岩桐、西鵑、白蘭花、秋海棠、仙人掌類、蕨類和大多數附生蘭等,以及冬季開花的君子蘭、仙客來、倒掛金鍾、扶桑、一品紅、蟹爪蘭、瓜葉菊、葉子花等,溫度在12~25℃之間最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植株正常生理活動遭到破壞。防寒措施不當,盆花受凍,輕的落葉,生長遲滯,開花量和長果量顯著減少,重的整株死亡。可在出現輕度凍害後采取一些護理措施,以便植株恢複生長。
首先,將受凍盆花移至溫度較高(10~22℃)、濕度較大、陽光充足的室內或背風向陽處,用溫水洗淨葉片表麵的灰塵,以增強花卉的光合作用,恢複樹勢。
其次,針對受凍花卉的根係呼吸作用和吸收肥水的能力都弱,常處於饑餓狀態,要掌握"不幹不澆,見幹就澆,澆則澆透"的澆水原則,在晴天中午澆水;經常鬆土,增加土壤空氣;並做到"薄肥勤施",7~10天一次。
對庭院植物增強防寒
將要定植的幼苗、新栽植的苗木及不耐寒的園林花木,防寒養護工作尤為重要。加強防寒措施,預防花木凍害,對於提高園林苗木成活率、成活質量及次年苗木生長量十分重要。
(1)增加覆蓋物夜間或霜雪天,在低矮的花木(如瓜子黃楊、矮化海桐等)上方覆蓋遮陽網,可避免苗木枝葉與霜雪直接接觸,減輕凍害,還能增溫l至2℃。有條件的地區可在遮陽網下麵加一層薄膜,起擋風作用,效果更好。覆蓋時,四周用磚、石塊壓牢,白天除去覆蓋物。對於高大植株(新定植的雪鬆、香樟等)可在其四周打3至4個樁,用遮陽網圍起植株,再用細繩縫合,形成一筒狀,並在頂部加遮蓋陽網。晴天可將遮陽網從下往上擼起,使植株接受光照,提高表麵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