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棕櫚(1 / 1)

棕櫚樹屬常綠喬木。樹幹圓柱形,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它原產我國,除西藏外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常用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適於四季觀賞。木材可以製器具,葉可製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藥。

產地分布:

原產我國,除西藏外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浙江。從長江出海口,沿長江上遊西岸500千米地帶廣為分布。

形態特征:

棕櫚樹屬常綠喬木。樹幹圓柱形,聳直不分枝,周圍包以棕皮,樹冠傘形。本植物株高15米,胸徑20-30厘米。肉穗花序腋生,長40-60厘米,果腎狀球形,藍黑色。葉形如蒲扇,簇生於莖端,向四周開展,有狹長皺褶,至中部掌裂,葉柄長。花單性,雌雄異株,肉穗花序,花淡黃色,有明顯的花苞。果熟11月。

生長習性:

棕櫚是國內分布最廣,緯度最高的種類。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寒性極強,可忍受零下14度的低溫,是我國栽培曆史最早的棕櫚類植物之一。

常見品種:

1.線棕(馬尾棕、粗棕、竹節棕)。線棕的樹幹高大,節間長,葉身大,葉柄長,葉色濃綠,皺褶先端較尖,葉質較薄,棕片厚而密,棕絲粗長,結構較稀,頂端結合成帶而下垂。產量及出絲率高,毛腳少,最適宜製繩索。但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樹幹高,節間長,采剝不方便。種實橢圓狀卵形,熟時藍黑色。

2.板棕(密棕)。板棕的樹幹粗肥,樹勢較矮,節間密,葉身較大,葉柄粗肥,葉色翠綠,皺褶先端凸尖,葉質肥厚。棕皮寬,棕絲較短,棕絲頂端分離而稍下垂,毛腳少,產量較高,宜於編製蓑衣。對立地條件要求也較高。樹幹粗肥,節間短,便於采剝。種實腎髒形,熟時黃褐色。

3.毛棕(細棕)。毛棕的樹幹較粗,葉身小,葉柄短,葉色淡綠,棕片寬不及板棕,長不及線棕,棕絲短細,質脆,毛腳多,產量低,質量差。對立地條件要求一般。

4.山棕。山棕一般處於野生狀態,植株矮小,幹細節密,葉身小,葉柄短,葉色黃綠,棕片狹短而薄,棕絲短,產量低,質量差。能耐幹瘠,抗風力強。

用途:

棕櫚樹栽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樹勢挺拔,葉色蔥蘢,適於四季觀賞。木材可以製器具。單子葉植物中的棕櫚科以其特有的形態特征構成了熱帶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觀。棕櫚葉鞘提供棕纖維,葉可製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