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站在駕駛室,張景鋪開地圖,同時打開黑人克爾的電腦,翻開電子地圖,在和現在地方對比後,張景發現沿著河流再行駛一天左右行程,在一個岔口駛進曼河一條支流就到了目的地附近。
獨自一人的旅途是非常難熬的,尤其是在這樣的雨季。下午的時候又下起了大雨,雨水嘩啦啦的從船頂滴下。
由於時間還比較充足,張景特意停下船靠岸,折下部分樹枝製作了個比較粗糙的釣魚竿。
做好釣魚竿後,張景在船上和儲物空間查看了一番,發現有些豆餅和玉米。張景便想起了現實中的玉米釣餌。
取出一塊玉米,仔細打量還比較新鮮,穀物的天然清香沁人心鼻。張景把玉米粒撥開,先把玉米粒放在水裏浸泡一段時間,這樣玉米粒就可以吸收水分,同時去除部分雜質了。
取出煮飯用的鍋,張景把玉米粒放進去,用水浸沒,然後生火煮一段時間,看到玉米殼軟化了,便取出玉米粒。同時在上麵放上些鹽巴和酒,整個玉米粒散發著誘人的清香。
雨中的曼河,時不時有魚跳出水麵。下雨時候由於天空中的雲非常厚,氣壓比較低,而水中氧氣溶解度隨著壓強的增大而增多。所以下雨的時候水中溶解的氧氣比較少,很多魚由於缺氧便跳出水麵來呼吸了。
選好一片魚比較多的地方,張景先是撒了一些豆餅,不一會兒便有部分魚聚集到豆餅附近。
這個時候張景把玉米粒掛在鉤子上,輕輕一揮,鉤子便落在那片區域。
不一會兒,便有動靜了,浮漂突然往下一沉,張景感覺到一股不小的力量,看來是一條大魚啊。
不過這個力量對於張景而言根本不算什麼,稍微一發力,魚就被張景拉上來了。
整條魚有七八十公分,通體藍色並且有著突出的嘴唇,大致估計有一百斤重,魚肉非常的多。
一看到這樣一條大魚,張景就覺得唾液急速分泌,也不再繼續釣魚了,直接把魚洗幹淨剖開取出魚腹部的魚肉清蒸了幾斤。
雖然是清蒸,但是卻肉質鮮美,味道十分美味。一連吃了十幾斤後張景便把剩餘魚肉切好放到儲物空間裏去。畢竟到了儲物空間,食物永遠不會變質。
第二天上午,船隻正確到了岔口,駛入支流後,由於水量減少,河麵也變狹窄了。
站在船頭,看著兩岸,每過一段距離張景便發現一些死亡的動物屍體,但是傷口卻有人為的痕跡。張景知道附近有部落生活,而且應該是電影中的羅帕族。
船隻越往前去,河麵越來越窄,不一會兒船隻便擱淺了。張景知道目的地已經非常近了,隻要到了羅帕族,那麼血蘭花生長地方也就近了。
把該拿的東西都放到儲物空間裏,張景把船拋下錨,拿著一把大刀,便沿著河流往前走了。
此時正值午後,陽光正盛,但是由於雨林樹木茂盛,到處都是樹,隻有稀稀落落的陽關灑落下來,所以光線並不是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