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這間天然居的葫蘆雞是長安一絕,特製的佳釀也很不錯,今天小弟做東,我們邊大快朵頤,邊吟詩作對,豈不快哉?李兄請。”
“我正有此意,不過這次由我做東才是啊。杜兄請。前次聽得杜兄新作的詞,佩服的緊,今日定要好好請教請教。”
“豈敢豈敢……”赫然是杜白獨特的嗓音。
慘了,這麼巧,怎麼碰上李杜二人,這杜白是我手下還好擺平,而李甫卻替二皇兄辦事,如果能抓我一個小辮子,肯定是立下大功了。這酒樓就一個樓梯,我是想逃也逃不掉啊。
心中暗叫店小二你勢利的好,讓我做了個偏位,我連忙調整方向,臉朝牆壁,時不時偷偷往後看去,希望能揀個機會落荒而逃。
中午時分,樓上吃飯的人頗多,我人小衣俗不起眼,顯然是沒引起二人注意。兩人挑了個臨街的位子坐了,那小二顯然是認識李甫,一直跟在後麵陪笑著,待二人坐下,才詢問起點什麼菜來。
李甫一氣點了五、六個小菜,又要了一壇特釀,便和杜白談論起詩來。
我一心想早點離開,又怕小二找我麻煩,隻得忍耐,一邊也順便聽聽兩位大文豪的高論。
兩人談起詩賦來聲音並不高,我離得又比較遠,隻是隱隱聽到“秋水共長天一色”、“洛賓王”這麼幾句,想來正在討論前些年大大有名的“初唐四傑”。瞟到二人一會撫掌叫好,一會擊節讚歎,我暗想這兩大詩人聊天,就是所謂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吧。
這酒樓上菜的速度倒是挺快,我正努力聽著,小二就把我的三樣擺上桌了,扔下一句“客官慢用”就跑去李杜那裏聽候差遣了。李杜二人衣著光鮮,一看就是貴客,他自然沒空理我了。
“好香!好吃!”這端上來的幾道菜可謂色香味具全,就拿這葫蘆雞來說,不知道怎麼燒製的,剛剛炸好出鍋,香氣四溢,金黃色的表皮看了就讓人食指大動。鮮嫩的雞肉,雞骨頭已經被抽走,整個就像個葫蘆的形狀。一盤雞外帶一小碟巴蜀花椒粉末,蘸著細品,不油不膩、風味十足。我差點沒站起來學著“食神”裏那個胖廚師那樣大叫“太好吃啦——”。
讓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這麼好吃的雞,集天下美味的皇宮裏卻沒有見過?
反正他們看不見我,我也先不管杜白他們了,甩開腮幫子就是一陣大嚼,想必第一次吃這雞的人都這副饞相,所以也沒人特別注意我。反而是隔壁桌兩個食客的對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張兄,前些日子從外地來了好些車子,運了好多古怪的石頭進城,城門口還掉了一地的煤渣。不知道有何用處。你表哥在官府當差,可曾聽得什麼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