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大唐帝國終於迎來了一年裏最為隆重的節日。人雖然在皇宮裏,卻也能整天整晚的聽見鞭炮的聲音,但這不僅僅來自宮外,梁厚這小家夥也不知從那裏搞來了一大堆爆竹,帶領著比他還小的一幫皇子公主們在禦花園放了個不亦樂乎。
我也被他拉去參與,可隻是帶著捂著耳朵而又興奮的十二皇妹在一旁觀看。早在未來的時空玩過無數絢麗的煙花爆竹的我,對這些簡單的隻會響幾下的玩意兒自然是提不起興趣。所以隻是坐到一邊看著那一群孩童,回味我自己早已失去的童年。
這幾天還是比較繁忙的,老頭子每天一早就起來接受到京準備調任的文武百官和各方來使的朝拜。外派的兩個皇兄也按慣例回到京城,這一年大皇兄建成任期已滿,明年將被派到河北道任觀察使。二皇兄也將調出京城去隴右道任職。因此老頭子特別要所有的兒女都找機會聚聚。其實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整天勾心鬥角,自相殘殺的。
我借口自己年幼,脫離了幾個皇兄的圈子,情願跑來梁厚這邊。其實更多的時間我則用來和不時入宮的小舅琢磨車行開張後的各項細節。按我的計劃,這次讓小舅經營一次練練兵,用我書上一部分的方法來總指揮生產和銷售,為將來我們自立門戶打下基礎。
元月初二,各國使節都要上朝獻禮,老頭子興致很高,便命所有六歲以上的皇兒都到場見識一下,接受四方來使的朝拜。
當日早朝,長得各種模樣的使節都遞上國書,獻上大批奇珍異寶,表示臣服我大唐帝國。隻是有一封國書惹得老頭子的臉色一下子不自然起來。
這封大煞風景的國書便是日本國大使送來的。隻聽一個開頭我就知道老頭子必定要生氣,那身材矮小的倭人使節念道:“日出處帝國皇帝致日落處帝國皇帝:……”
我看到老頭子神色不對,對著身邊的梁厚悄悄說道:“這小小日本國,一個彈丸之地的君主,居然想和擁有萬裏神州的大唐皇帝陛下相提並論,簡直是狂妄自大之極。”我的話被身邊幾個皇兄聽見了,招來一陣點頭。不過看到老頭子沒出聲,我們自然不敢跳出去痛斥。
那個使者繼續念下去,還好接下去倒不十分過分。還言辭懇切地要求向我朝派出遣唐使學習各種學識,同時希望我朝也派遣使者到東瀛諸島傳播文化。老頭子臉色才稍見緩和。我估計要是通篇再有不敬的一字半句,我們的這位大威皇帝必定勃然大怒,砍了這不知好歹的小日本。
“眾卿家可有理想的人選派去日本國啊?”皇帝發話了,他對於這種事情基本還是有求必應的。
二皇兄走了出去,躬身道:“兒臣願帶領使團,出使東瀛。”
“世民皇兒倒是個人選,”老頭子想了想,還是搖頭,“不過你即將統領一道,重任在肩,豈可離開。”
這時禮部侍郎出班奏道:“臣舉薦一人,那便是——七皇子殿下。”
我絲毫沒想到這事會和我扯上關係,不由大吃一驚,這家夥居然想把我送到小日本那裏去,難道我們有仇嗎?轉頭向身邊的皇兄們臉上掃去,卻見建成,元吉臉上一副冷笑的樣子,看來禮部侍郎是他們的人,八成是受了指示,想把我從老頭子身邊撚開。
我甚至有種想扁人的衝動,隻是那麼多人在場,我都不好意思出去說“我不想去”。
“七皇兒年紀太小,國家大事,豈是兒戲?”老頭子的回答真夠意思。
“臣以為不然,七皇子素有神童之稱,聰明伶俐,上次國宴更是使我朝吐氣揚眉,聲威大震,各國使者紛紛稱讚,已是天下皆知,怎可以年幼而輕之?況出使之使團中不乏輔佐之才,有眾人襄助,殿下必如虎添翼,揚威日本。”這老家夥,倒是搬出一大堆的道理。
這時世民皇兄又出列奏道:“七皇弟天資聰穎,兒臣覺得日後必成大器,隻是近來見他埋頭於玩樂之間,出沒在匠人之中,而不習聖賢之言,不看政治之書。如此下去未免可惜,倒不如依王侍郎之意,讓七皇弟出使日本國,也可多與國家大事接觸,未嚐不是件好事啊。”
聽二皇兄這麼一說,加上大皇兄手下的意思,滿朝超過一半的文武官員幾乎都跳出來稱讚我,當然目的是讓我發配到日本去。連一邊看熱鬧的外國使節也有幾個出來出來“替我說項”。
我心裏暗叫好苦,滿心希望父皇最後能力排眾議,沒想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最後老頭子考慮了半天,終於還是決定聽從大多數人的意見,派我出使。
這回我終於知道了,原來各位皇兄對我早有注意,已經把我列為要剔除的對象。可笑我還蒙在鼓裏,傻兮兮的以為自己已經做的很隱蔽,可以瞞天過海。各位兄弟們,不動則已,一動便要摔我一個大跟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