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2 / 2)

著名的軍戶閣老有李東陽、萬安、劉吉、嶽正、劉珝、翟鑾、梁儲、毛紀、高拱、張居正、沈鯉、趙誌皋、王家屏、葉向高、方從哲等等,後期東林黨登台,掌控輿論,又因戰亂,才使軍戶比例降低。

而且軍戶出身的閣老都有1個共同點,喜歡幹實事。他們和大地主、大商人階層沒多少瓜葛。

收到趙期眼神,王喜兒戀戀不舍放下書,端著銅盆出去打水。

趙期擔心朱弘昭年紀小,沒聽過山陰王家,9抓緊時間科普:“這山陰王家是太原王家支流……”

這是一句廢話,天下王氏除了胡人易姓,賜姓外,其他的9成9出自太原王氏,妥妥的周王室姬姓血脈。

另1邊,1日趕路,何衝帶著1車雪鹽回到代州城,1半給了當地管皇室礦業、馬業的少監。太監稱呼是宦官中成功人士專稱,少監是後備太監。不過不在宮裏的宦官,除了南京養老的鎮守太監外,其他的都沒啥前途。

4斤雪鹽當即9把這個孝敬少,生活算的是‘貧苦’的少監大人喂飽了。也不問這雪鹽來路,對何衝所提的小小要求點頭答應。

何衝是錦衣衛出身,按理來說這少監要排斥才對。不過苦日子過多了,哪管對方啥來頭,有奶就是娘就是這少監的心情寫照。

他在這裏蹲了2多年,從1個壯年宦官變成了老年少監。平日沒人孝敬,這退休了拿啥養老?他還想著退休後養1個乖孫,這沒錢怎麼養?

4斤雪鹽等於兩千多兩銀子,這可是1筆巨款。

緊接著何衝將餘下的4斤雪鹽大部給了百戶劉世清,小部分給了菅典標。商討1夜後,劉家老爺子拍板,天沒亮這何衝領了2多名錦衣衛緹騎,殺氣凜然北上,目標正是新平堡。

大家都窮慣了,有再多的錢都嫌少,既然何衝能創收,那就給他1個機會。栽贓地方官員,這種事情不好辦。但栽贓邊境武職參將,那幫文人也不會插手阻撓。再說鎮守著邊境馬市,有幾個幹淨的?

再再說,錦衣衛需要證據嗎?

好吧,既然你要證據,錦衣衛就能給你造出你想要的證據,這就是錦衣衛。可以僅憑‘風聞’而辦案,先把你抓了,不信辦不出1樁鐵案!

6月初9,朱以溯父子離開山陰縣抵達大同府府城。1身官服,拿著告身去拜見管理大同府諸衛所軍事的最高長官、山西行都指揮使司的李瑾李大人,作為主管1方軍事的行都司,堂堂正2品大員,豈是你1個小小的千戶所能見的?

明初設立5個行都司指揮使司,這山西大同就有1個。整體來說山西就有兩個都司,這個是行都司,屬於朝廷兵部控製,不歸5軍都督府控製。實際上土木堡之變後,5軍都督府9成了空架子,全國軍兵事還是兵部說了算。

朱以溯還以為打開方式不對,給了趙期1個眼色,趙期給那門房守卒塞了點碎銀子,這門房軍卒掂了掂,麵生不屑之色,皮笑肉不笑推諉道:“這位朱千戶是天成衛的,上任拿告身文書找天成衛指揮使劉大人,或駐新平堡鎮虜衛指揮使同知、行參將之職的麻大人即可。”

朱以溯?這門卒雖然識些字,粗通文墨。卻認不出這宗室意味十足的名字,隻當是個姓朱的普通千戶。

普通千戶你上任9上任,拜訪正管上級衙門即可,來這做什麼?

趙期隻當銀子不夠,又塞了半兩過去,這門房守卒收好銀子,左右張望輕咳道:“朱大人上任必有一番波折,這天成衛是朱大人正管。可大人卻是新平堡千戶,這就有了門道。”

說到1半這門卒不說了,趙期又塞了一把碎銀子。

門卒眉開眼笑,暗道來的外地人果然豪爽,不宰白不宰,一副為朱以溯考慮的模樣指點道:“鎮虜衛原本在塞外,擋不住北虜撤入邊內,與天成衛同治天成衛城。大同右衛的麻大人充任鎮虜衛同知行參將之職,入駐新平堡。往大裏說是鎮虜衛的人搶了天成衛的地盤錢袋子,往小說,就是朱大人要在鎮虜衛麻大人和天成衛劉大人之間選1個。”

大同府諸衛的糾紛瓜葛這門卒最是清楚,收了前後2兩銀子,門卒將其中的問題講了個1清2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