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前把賊軍圍在鄒縣,楊肇基和女婿聯手兵強馬壯,和徐從治聯在一起。各地來援士紳爭相拜訪犒軍,軍營內一片熱鬧如同酒肆。
現在呢?一切還不是要看朱弘昭臉色?剛開始打的猛又怎樣?這不,後繼乏力難以持續。什麼怕賊軍有人質,楊肇基手下官軍打不動了才是問題吧?
還是這位小侯爺手段高明,打的輪轉將軍心服口服沒話說,關鍵時刻竟然還投降了小侯爺。
袁可立也是有能力的,自然看得出朱弘昭能讓輪轉將軍投降,除了打的輪轉將軍沒了脾氣,另1個原因就是朱弘昭在賊軍中有信譽。自己陣營有信譽不算什麼,讓敵人絕對你可靠,值得信任那才是貨真價實的信譽。
徐從治和楊禦藩再次返回南城,開始準備攻城。朱弘昭在攻,若要朱弘昭把城破了,楊肇基這個總兵官也9當到頭了。
賊軍是很守信譽的,見官軍不吃人質這一套,對城內的百姓下不了手,殺孔府子弟和士紳毫無心理壓力。
南城官軍火炮發射,炮彈打到城頭時,城頭上1排排的孔府子弟與士紳的腦袋也掉到了地上,城牆被血水染紅,風幹,黑紫色血痂牢牢粘在牆麵,等待風雨洗刷。
北城城牆中午時落入降軍手中,但守城賊軍人潮滾滾,城牆依舊不穩。殺不下城牆,9沒辦法打開城門。
朱弘昭更狠,這種時刻戰事拖得越久死傷的人9越多。隻要敲開城門,賊軍的士氣就會崩解。到時候他積累下的名聲就能派上用場。
兩門大將軍火炮前移,近距離對著鄒縣城門,換成實心鐵彈,就是1輪齊射,78斤的鐵彈直接9將城門砸破,甬道內密集的賊軍直接被裹脅巨大的衝擊力的鐵彈打成1灘碎屍。
城門告破,守城賊軍拚死奪門,飛雷箭車貼近城門口發射,賊軍人數再多,也使不上力量,隻能1群群死在密集火箭爆炸中。
“報!侯爺,賊軍從南門、東門、西門殺出,楊國棟所部大潰!”
飛騎來報,報完又翻身加入戰場,去偵查新的戰況進展。
袁可立急了,急忙說:“侯爺,徐逆要乘亂逃亡!”
“監軍大人所言甚是,但他又能逃到哪裏去!”朱弘昭終於是鬆了1口氣,他9怕賊軍上下縱火焚城,裹挾百姓與城俱亡。
起身,朱弘昭俯身對台下躍躍欲試的諸將笑說:“還在等什麼!都帶著部眾捉賊去!記住,我大明百姓的首級軍功不算功!將潰敗出逃的賊軍收降,這才是軍功!有生擒徐逆者,本侯帶他麵見天子聖顏!”
“萬勝!萬勝!”
台下諸將振臂高呼,在朱弘昭展臂大笑中,爭先恐後點齊本部兵馬殺了出去。
“侯爺仁德,心胸令下官歎服。”
朱弘昭此時渾身輕飄飄,麵容上的嚴肅盡去,笑的暖融融回頭:“袁大人過獎了,他們終是我朱家子民。從賊,也是不得已。是我朱家對不起他們,而不是他們生下來就有反骨。其實袁大人這話也不對,孤的仁德隻是對大明子民仁德。禍害朝堂地方者、犯我邊疆者,孤從不手軟。”
袁可立1噎,估計全天下隻有兩個人敢說是朱家對不起百姓。1個是皇帝,1個是朱弘昭。而朱弘昭最後笑嗬嗬的宣言,他感覺是在警告他。
戰亂已平,他恢複了文官風采,鬥嘴決不能認輸:“侯爺此話謬矣,官員治民不力,自由言官、朝廷法度治他。侯爺插手吏治,與禮不合,也對侯爺無益。”
“孤是宗室,砍掉禍亂我朱家天下的庸官有何不可?何為益處?我朱家的天下永存,那才是對本侯最大的益處!”
朱弘昭說罷轉身,麵相南邊享受東南風拂麵,卻見台下丁力與武永昌還在,揮手道:“速去立功,遲了別怪本侯戰後不賞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