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好麵子的四川人(2 / 2)

四川巡撫朱燮元就算不知兵,有秦良玉在旁,杜文煥這個軍界老頭兒也在一旁,自然看得出來問題。可為什麼他要一直分兵扼守險要?

因為保護四川安穩才是他的本職工作,貴州的事情和他沒關係。跨省派軍更會遭到猜忌,為了少惹麻煩,所以朱燮元才會故意裝傻充愣,沒有將分散的兵力集合起來。

兵力就像溝一樣,擠擠還是有的。但擠出來9到了明處,放著不用可能又會被禦史彈劾。所以分守險要,看著都有作用,實際上浪費了兵力。

他也不怕人追究,畢竟他隻是個文臣,完全可以說自己不知兵推脫過去。

這就是這個年代的官軍,常常發生這樣搞笑的事情,官兵追匪軍,追呢追呢追到防線,隻能停下腳步看著匪軍離去。

或者沒有上級許個,官軍站在自己防區防線旁,眼睜睜看著友軍孤軍奮戰。不是他們不想去打,而是擅自出防區作戰會被扣上謀反的帽子。哪怕大勝歸來,別說升官發財,有時候連小命都是問題。更別說部下戰死後的撫恤問題,難道要他們掏?

“老大人謀事周全,四川兵馬何時能趕赴貴州?”

朱弘昭端起雨後毛尖小飲1口,軍中的事情複雜的厲害,估計在場隻有信王才會一臉信心,仿佛一切成竹在胸,珠璣在握。

熊延弼尷尬笑笑:“原來四川兵馬需要多久趕到貴陽,這個臣是算不出來的。現在大王抵達重慶,大王1道調令發到成都,朱燮元哪敢推脫。”

見朱弘昭緩緩點頭,熊延弼繼續說:“四川諸軍有1個問題需要處理,兩萬援軍的主將至今未定,不知大王可有人選?”

這是個奇怪事兒,朱弘昭放下竹筒茶杯笑說:“這事孤聽著怎麼有些離奇,秦良玉將軍可為國之柱石,老總兵杜文煥戎馬1生,誰都是統軍之才,怎麼會缺乏主將?”

“大王有所不知,蜀人生性果烈質樸,川軍各部將領雖敬服秦良玉將軍,卻都不願在秦良玉將軍麾下作戰。若秦良玉將軍統川軍增援貴州,豈不是宣告天下,說是蜀中無人?”

熊延弼說著,枯瘦的麵容忍不住泛著笑意。

朱弘昭聽了眼眉含笑,想到了前世的四川哥們兒,差不多都是這個脾氣,笑道:“川人愛麵子,這是個不好不壞的事情。那為何不讓杜文煥領兵,這老頭兒帶了1輩子兵,兩萬人不在話下呀。”

因為好麵子,四川將領不願意跟隨秦良玉出川平叛,聽起來覺得不可能,實際上挺符合四川人脾氣的。不過四川人也是懼內的,這點朱弘昭前世見了不少……

更準確來說是疼老婆才對,外人麵前給老婆麵子,在家裏更是很給麵子……

列席諸將都是發笑,這場戰亂中四川將領被秦良玉這個女將軍的風頭壓住,站在川人將領立場想1下,也怪憋屈的。

不過換個角度想想,川將也實在,沒有因為秦良玉這個女將軍壓住他們風頭而坑秦良玉,殊為難得。

一旁秦朗解釋道:“杜文煥總兵在川軍內風評不好,曾經在蜀將支持下和秦良玉將軍別苗頭,被秦良玉將軍收拾的顏麵無存。故而蜀將上下鄙夷杜文煥,若讓杜文煥領兵,可能川軍還未出川,就會鬧起來。”

好吧,川人好麵子,還團結……

朱弘昭沉吟,看到熊延弼期待躍躍欲試的眼神,9說:“老熊也是積年宿將,可有興趣赴川統兵?”

難道朱燮元真的選拔不出來1個能統兵的將領?杜文煥是總兵,秦良玉也是總兵,隻是尊重她喜歡稱她為將軍。川軍中副總兵還有有1大把的,可能這就是熊延弼與朱燮元以及蜀將們聯合起來設計的。

畢竟他齊王殺文武的名聲很是響亮,蜀將歸入熊延弼帳下節製,算起來就是齊王的人,你齊王再喜歡殺人也不能殺自己人呀!

朱燮元也借此賣給人情給熊延弼,朱燮元是浙江人,自然是浙黨,賣給熊延弼這個楚黨份子1個人情很正常。

反正老熊的指揮能力,資曆擺在那裏,賣這個人情隻會發揮出川兵戰鬥力,而不會埋沒川兵。所以朱燮元送人情送的毫無壓力,下麵的蜀將聽從原來的遼地總督指揮,能有什麼意見?

老熊本身就是1個招牌,官職什麼的對老熊來說隻是1個名義。

熊延弼起身受令,當場書寫公文,蓋上平南大將軍印與信王的撫軍將軍印,老熊9成了四川監軍,拿著這份公文,再憑借1張老臉,老熊前往成都就能提兵。

但糧草軍餉轉運之事交給秦朗固然可靠,可他是齊王府的官,壓不住西南各省。所以又讓盧象升接替老熊,坐鎮重慶督掌西南錢糧,秦朗繼續擔當副手。

同時要說明的1點是,川軍之中隻有秦良玉因為王三善大敗之際,派弟弟秦民屏帶了兩千白杆兵跨省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