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總動員(2 / 3)

這些地區在朱弘昭看來很蛋疼,隻是名義上有個大哥大的稱呼,實際上沒有1點實質上的好處。

唯一的好處就是,這些範圍內漢化程度逐步拉高,現在1口吞進來,極為的方便。隻要牙口好,做好消化準備,以戰養戰不是問題。

蒙古那麼點人口憑著上下1心對財富的追求和東西合璧的戰術,1路打下那麼大的疆域,憑什麼我大明1億7千萬人口,9不成?

鹽運革新後,通過人口消耗的官鹽,此時大明初步統計的人口9這麼多,這還不是詳細的數據。

這已經是1個驚人的數據,再不往外擴展,朝中誰都知道,人口膨脹後吃不飽肚子意味著什麼。

現在大明除非有個袁隆平,除非遍地化肥廠,想要延續隻能向外擴張。

唔……說真的,感覺袁隆平若在以前,封個公爵都是應該的。

今年的大旱,隻是逼了一下,朱弘昭就做出了去日本搶糧的決定。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除非他和曆代皇帝一樣,受困於財政對災民睜隻眼閉隻眼,看著災民自己撐過這段艱難的日子,讓他們自我恢複元氣。

他的良心不允許,他也賭不起自己的運氣,一旦災民大範圍鬧事,要花的錢更多。錢是小事情,關鍵還是會影響朝廷5年大政的推行。

武英殿內,擺著萬裏山河圖,長5丈,寬3丈,是畫在帆布上,組合鋪在地上充作地毯用的。

朱弘昭赤足,手裏握著銅鑄兵人模型,每個模型造型不同,代表不同的軍種。模型背上又有小旗,寫著番號。

他盤坐在苦夷島位置上,麵前右手是朝鮮,左手是日本,身邊擺了1堆的模型,侍從司、大將軍府,乃至是相府懂兵的人,都參與進來與他進行過兵棋推演。

今日的會議,安邦彥並不是主角,他就是過來參與會議,將戰爭宏觀勢態有個了解,方便他赴日後有個大局觀。

經過層層推衍,攻伐9州的首要大敵還是島津氏,他們被德川氏欺負的夠慘,可誰讓他們留給大明的印象最為深刻?

至於德川氏,在朝鮮戰場又沒交過手,具體作戰風格不清楚。

日本的關原之戰、大阪戰役資料也送了過來,大將軍府1致認為德川氏勝在計略,而不是軍隊的硬實力。

如果不是關原戰神小早川秀秋的關鍵反戈,關原戰役的勝敗還是兩說。

現在,朱弘昭就是做一個總結,將前線軍隊的指揮責權分配清楚。

武英殿內大將軍府成員,參戰將領1排排坐在他麵前,侍從司裏由將門子弟、武進士、軍烈子弟充任的7品散騎常侍,新科進士、國子監選拔、各地推薦的6品侍中,5品侍從們站在兩側,他們也會輪番進入日本進行曆練。

“此次,將會分為3個方麵軍。”

他的總結,也是各方麵磋商後的結果,他的戰後封賞是4伯1侯,怎麼打是前線的事情。別像遼東戰役,讓僅僅隻是1員偏將的王克奴拿到了最輝煌的戰果。

“北路方麵軍以遼王為征倭大將軍,掛大都督銜,坐鎮遼沈,統籌全軍進度、後繼補充。”

遼王還在西南遊山玩水,根本不會參與進來,就是掛個名字,將眾將爭奪的核心位置給占掉,省的戰爭還沒開始,9自己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