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君父(2 / 3)

25年前的關原之戰,是豐臣氏內部文臣與武臣派係的決戰,戰果卻被鼓動武臣派係的德川家康摘走,奠定了取代幼齡豐臣秀賴的基礎。

十年前,經過大阪兩次戰爭,趕在咽氣前,德川家康將豐臣氏斬盡殺絕。豐臣秀賴還是他的女婿,除了女兒逃過1劫外,豐臣氏男丁死的1幹2淨。隻有豐臣秀賴,替身與家眷自刎,通過海商逃向9州。

現在前線,關東地區相模灣兩側的半島被顏思齊占據,牽製住關東日軍。關東平原北部隔著大山就是越後平原,也落入北路方麵軍騷擾。東北部的伊達政宗舉兵3萬南下,準備3路並進,1同圍剿德川家光,依靠決戰將損失降低到最低。

整個德川幕府軍,已被分割成兩個核心,都是很明顯的圍點打援策略。京都和江戶,江戶就是日本的東京,戰略意義和政治意義非比尋常,德川幕府不得不守。

德川秀忠從俊河地區出陣,沿著東海道向西彙集尾濃、3河軍力去增援京都,他兒子3代將軍德川家光則被大明騎軍圍困在匠戶,與各處援軍隻能靠眼睛聯係。

他們隻有守住現在的盤子,兩處都不能丟,丟了1處必然會鼓舞明軍,徹底斷絕投降、談判的可能。隻有戰場上崩掉明軍的牙,才能拉著明朝廷坐下來談談,爭取1點延續血脈、富貴的機會。

兩處戰場明軍同時陷入一種靜默狀態,等著日軍與歸化軍團反應。西邊京畿,第1戰絕對是朱秀賴手裏的歸化軍團與德川秀忠在關原地區的決戰。

第2次關原決戰對德川氏而言,比第1次還要重要,隻要德川秀忠戰敗,以京畿地區豪族牆頭草的尿性,集體投降、反戈1擊都是流淌在血脈裏的本能。

關東戰役,則看伊達政宗什麼時候擊敗德川親藩水戶藩,隻要伊達政宗擊潰水戶德川氏,就能1路暢通抵達江戶,爆發關東決戰。

朱弘昭很滿意前線各處負責人的態度,將流血的事交給日本人來打。

就連朱秀賴,他也信不過,瀛王這個爵位還是要交給真正的朱家人。等朱秀賴回來好好談談,他保證朱秀賴子孫的富貴,過繼自己與張嫣的次子去日本。

帶著這個想法,朱弘昭擺駕前往慈慶宮。

“君父!”

騎在1名宦官脖子上的朱慈燃高喝一聲,小臉蛋凍得有些紅,拍著宦官的頂上烏紗,騎著‘馬’趕過去,這宦官咧嘴笑著手腳並用往車架處攀爬。

君父,也是父,為了光明正大聽兒子喊一聲父,而不是皇叔父這種家宴上的稱呼,朱弘昭已經盡力了。

“讓咱看看,唔,我家的健哥兒又壯實了。”

蹲下,捏捏朱慈燃的臉蛋,朱弘昭抱起兒子,額頭頂著小家夥額頭搖著:“說,你娘忙什麼呢?”

“母親在縫製衣裳,說是給君父的。”

“走,咱看看去。”

朱弘昭拍拍伺候兒子的這宦官肩膀,笑笑,這宦官躬著腰。作為朱慈燃的大伴,這宦官是魏忠賢安排的,是天啟的親信。

對宮裏人而言一朝天子一朝臣更為實際,今上沒有清洗打壓天啟舊人,隻是閑置了魏忠賢,讓天啟舊人十分的感動。

外人怎麼散布流言,反正他們始終是相信當今與老主子之間的感情的,沒有相信今上陰謀弑君的流言,更沒有相信叔嫂私通之類的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