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盤口大局(2 / 3)

可換屆時他沒上去,劉澤清又卷進車騎軍團軍將集體鬥毆事件。本來這件事情與劉澤清沒關係,可他與李鴻基關係不錯,又與張獻忠能說得來。企圖彈壓此事,隱瞞下來。

結果劉澤清暫時剝奪軍階將位、褫奪實職將印後來這裏給皇帝守門;李鴻基這個眨眼間就能變成將軍的上軍校失去了即將到手的晉身捷徑,打發到下麵做工去了。

張獻忠這個新近崛起勢頭猛烈的下軍將,更倒黴。現在還拿著瓦刀,跟著徭役在江口修建河堤。

1次意氣口角之爭,直接導致3位新銳少壯派將領被打斷脊梁骨。配合軍中開始的新1輪整頓考核、裁汰跟不上步驟的風潮,使得軍中少壯派集體失聲,啞巴了。

郭允厚與劉澤清的母親賈氏有不清不楚的關係,萬曆35年山東鬧災,賈氏帶著劉澤清上門做奴。又有姿色,所以劉澤清名為家奴,可少年時大戶子弟能接受的教育他都接受了。成年後郭允厚消了他奴籍,還舉薦托關係送到曹縣擔任捕盜弓手,吃起了公糧。

“是啊,流年不利。不過兒子覺得這麼1遭也不虧,李成棟就是榜樣,兒子感覺跟這個人學,不會有差錯。”

劉澤清將帽簷往上推了推,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文官之間派係複雜,軍中的派係更複雜。都是刀口吃飯的,沒有幾個剖心置腹的好兄弟,外放去打仗也不會順利。

朋友多了路子9廣,更不會被其他人欺負安排什麼事倍功半或者送死的軍令。

見他想的通透,郭允厚也就鬆了一口氣,一直想告誡劉澤清不要想不通去鑽什麼牛角尖,鑽皇帝的牛角尖,不會有好下場。

可劉澤清充入宿衛體係,連宮都出不了,他壓根兒9聯係不少。

緩緩點著頭:“如此做想就好,你還年青,走的穩妥1點準沒錯。”

劉澤清點頭,問:“義父大人這回可是什麼為難的事兒?若是方便就給兒子說說,司禮監、侍從司那頭兒,兒子也是能說得上話的。”

郭允厚笑笑:“的確是為難事,你也9別攪合進來了。安心就在宮裏當差,家裏那頭老夫會照看著。”

說服皇帝讓1點好處給大夥跟著發財,的確比較困難。

所以其他人沒來,郭允厚這個太仆寺正卿來了,他談不攏還有戶部尚書做緩衝。這頭兒再談不好,隻能讓袁可立出馬了。

其實大家要的也不多,就是想跟著喝點湯罷了。

相府讓出去的是國庫未來支出的1個方向,是國庫的,不是他們的。

想要說服皇帝,靠嘴和大義大理是沒用的,畢竟謀求的是私利。所以相府還需要再讓步,比如故作不知再答應皇帝一些私下要求。

比如相府集體當啞巴,看著皇帝做一些欺負人的事情。

這種小交易,葉向高那時候沒少與皇帝做。

相府代表的是治統,法統、兵權、正統都握在皇帝那裏,相府名義上的治統自然也是不完整的治統。但有了這名義上的治統,明麵上君臣各有司職,說的好聽了是君臣同治天下,而不是臣子像管家一樣幫皇帝治理天下。

換言之,大家的關係相對來說簡單了,就是一起共事一起為了國家發展做努力。明麵上如此奉公,顯得相對獨立一些。那麼,相對獨立的背後,在不違背公事運轉的前提下,彼此談談買賣也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

1名宦官撐著傘來傳見郭允厚,劉澤清還有一些話要說,但到了輪替交班的時間,也9不得不離開,返回左羽林衛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