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觸目驚心(2 / 2)

這一個小時,鍾立的心裏是翻江倒海,本來以為一件很好的事情,偏偏知道了真相就破壞了美感,如果不是到小賈村走走,鍾立怎麼會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事情,這樣把老百姓的利益當做自己發財的墊腳石,這些人,難道良心不會疼嗎?

事實的真相就是,在還沒決定要拆遷的時候,袁成坤就得到了消息,在小賈村內,大量收購老百姓的自建房。按照300一平米的價格,很多漁民就把房子賣給了袁成坤。

老百姓隻有一家房子,怎麼會同意賣,那是因為小賈村在不遠的地方,又重新批了宅基地給這些人,然後袁成坤給他們的錢,足夠他們重新建起一座小洋房了,許多老百姓一算賬,覺得很合算,也就出售了,即便有幾個不願意的,袁成坤用了點手段之後,也同意了,所以鍾立才能夠看到整個小賈村拆遷非常平穩的表麵現象。

老百姓沒什麼大追求,能有錢賺,有房住,有飯吃就可以了,況且小賈村都是漁民為主,很少有耕地,隻要個湖在,就有錢賺,何況又有了新房子,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偏偏所有人簽訂了協議書,賣了房子之後,鎮裏麵就下了通知,要在小賈村的位置上建立一座煉鋼廠,寧天鋼鐵給小賈村的補貼是一平米600,也就是說,袁成坤隻要一倒弄,就賺了上百萬,幾乎是天上掉下來的錢。

本來漁民們都有些小農思想,賺就賺了,誰讓你有本事呢,錢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賺的。

漁民的思想還是挺淳樸的,雖然有些抱怨,但是也沒太計較,畢竟事情已經成了定局,改變不了了,鬧也不會有個結果,都是自願的,就是法院判,也是這個結果。

可是有兩件事,漁民們,就不同意了,第一件事就是煉鋼廠排出來的廢水,會不會汙染個湖,如果個湖被汙染了,那麼漁民們就沒有賺錢的地方了,錢再多,也隻能坐吃等死了。第二,就是新的宅基地,離鋼廠太近了,別說鋼廠巨大的噪音,就是汙染加上粉塵,就足夠讓生活在附近的人望而卻步了,如果之前就知道要建設鋼廠,這幫漁民,死活也不會同意拆遷的。

本來想去鬧,但是又不敢鬧,也不敢上訪,因為袁成坤在跟他們簽訂協議的時候,隻預付一半的錢,還有另外一半,要等到3個月後才能付,3個月後,鋼廠就基本成定局了。想去鬧,那另一半的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發下來了,到時候,既沒有錢,也沒有房,在秋河鎮上,算是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漁民們也是左右為難,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所以袁成坤的車陷在泥地裏,沒有人幫忙,也不稀奇了。

鍾立憤怒了,也應該憤怒,都說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可是偏偏在一些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老百姓就是當官的墊腳石,像袁成坤這樣的人,難道少嗎?

袁成坤這樣做,背後難道就沒有他父親袁丁之的影子嗎?

就像趙小軍一樣,沒有趙武南,他能做出那樣的事情嗎?

能事先得到要拆遷的情報,時間把握得那麼好,還有,這種事情,怎麼會得到小賈村村委會的支持,村主任就沒有拿好處,鬼才信呢。

他們,就沒有想過這些漁民接下來的死活嗎?

肯定是沒有想過,但凡有一點良心,誰會這麼做?

鍾立回到了辦公室,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既然整個秋河鎮都對這件事諱莫如深,那就從別的渠道入手,他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很關鍵的人,唐西,寧天鋼鐵集團的副總,陳眉雪的朋友。

先是跟陳眉雪要了唐西的電話,接著,一個電話就打了過去。

“你好,我是鍾立。”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說道:“我就知道會等到你的電話,從你當選為秋河鎮黨委書記的時候我就在等這個電話。”

看來,唐西很關心他,至少對他的一舉一動都了解,既然了解,客套話就不說了。

“唐西,我打電話是想了解一下寧天鋼鐵在秋河鎮建冶金廠的事情.....”鍾立還沒說完,就被唐西打斷了。

“電話裏不方便,晚上我們約個地方談吧,就在陽湖區的別樣年華咖啡館,8點,不見不散。”說完電話就掛了。

放下電話,鍾立想,這個官場,還真是個是非之地,人人都以為當官很舒服,卻不知道,當官的最累,不是身體累,是腦子累,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