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遼東勝景——鳳凰山(1 / 2)

遼寧省鳳城縣內的鳳凰山,是遼東第一名山,素有“遼東景勝首鳳山”的說法。鳳凰山屬於千山山脈。從沈陽乘車往丹東,一路上是峰巒起伏的千山山脈。當列車越過太子河後不久,就進入了鳳城滿族自治縣境內,這時如果從窗口向外望去,就可以看見一座雄偉險峻的山峰拔地而起,這就是遼東第一名景:鳳凰山。

鳳凰山山勢呈環狀,南麵開口,中間是裂地,好像一個人的手臂合抱的狀態,也有點像一把圈椅的形狀。山上的景物以巒石見勝,遠望奇山怪石嶙峋,人山後則是峰回路轉,環境幽靜。山上古寺廟古香古色,與奇峰異洞相互輝映,淙淙泉水與鬆濤相互成趣,顯現出鳳凰山的絢麗與活力。

這座美麗的山峰,在南北朝時叫“雞骨山”,到了隋末唐初,稱為:“熊山”。據資料記載,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孫思邈曾來鳳凰山采藥,並在鳳凰山附近山村治病救人,當地百姓尊奉他為藥王。每年舊曆四月二十七日,便抬著他的塑像走街串巷遊行,同時還舉行隆重的藥王廟會,很是熱鬧。

遼金時代,乾在山上依山築城,並與高麗山連接,名叫烏骨城。據載,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來到這裏,當其攀登到山腰時,忽然看到一隻鳳凰從山洞裏飛出來,向唐太宗朝拜不已,李世民大喜,認為是吉樣之兆,便賜此洞叫“鳳凰洞”,此山叫“鳳凰山”。因此,從唐代以來,此山即為名勝遊覽地。山中摩崖石刻甚多,有“振衣千仞”、“山高水長”、“亙立中天”、“天高氣爽”等,每個字約有桌麵大小,筆體雄渾蒼勁,氣勢豪壯。

紫陽觀,是鳳凰山的第一個古跡,也是鳳凰山風景最集中的地方,廟宇宏偉,髙居台上。紫陽觀始建於明代弘治初年,坐落在海拔836米的“攢雲峰”下,是鳳凰山的大門,觀內供奉有天、地、水三官,稱為三官殿;正殿三楹,有“瑤池王母”群塑,也有栩栩如生的“八仙過海”雕像。正殿牆上繪有“麻姑獻壽”、“大禹治水”、“黃帝戰山龍”、“神農嚐百草”等壁畫,很是美觀。大殿外還有4棵500多年的古鬆,使紫陽觀顯得更加古樸、凝重。

觀音閣。從紫陽觀沿石階而上,抬頭往上看,蒼鬆古柏之間,隱藏著一座古刹,這就是有名的“觀音閣”。要到觀音閣,先要爬過一條幾百米長的石洞,即觀音洞。洞內漆黑,洞底崎嶇不平。從山洞就可以到達觀音閣。觀音閣隻不過是十幾平方米的小建築,但它好像存在於虛無縹緲的空間,白雲飄浮在半空中,青翠欲滴的鬆柏圍繞閣的四周,從這裏觀賞山景,會令人陶醉。

鳳凰洞。爬上“朝真橋”,前方陡峭的“一品洞天”更吸引遊人。“險中有樂”,探險中的樂趣是旅遊者難以享受到的。再往上攀,遙遙可見“鳳凰洞”三個金色大字,在陽光下閃閃奪目。鳳凰洞長約200米,進得洞來,雖聽不見潺潺流水的聲音,卻覺得涼風習習,洞內需點著蠟燭才能行走,路難行而妙趣橫生。行到途中有一塊大石塊堵住了去路。頭頂上又有一石洞,名叫通玄洞,需攀石而過。鳳凰洞有3個不同的出口,最遠的可達山頂。

烽火台。從鳳凰洞出來向烽火台進發,路越走越險。岩石雖鑿成台階,卻陡得令人膽寒,遊人需要緊緊抓住鐵欄,胸口貼著岩石而上,偶爾回首,見山下人影很小,令人目眩。此時路越來越險,欲退不能,隻有一心向上攀登了。其實,所謂烽火台隻是一個名字而已,在地勢上它是比較低的石台子,位於如此驚險的地方,又有誰來點燃烽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