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百官求情(2 / 2)

說到這裏,他得意地看了羅誌清一眼,繼續道:“何況這次是因為瑁王遇刺受傷,皇上才將他召回京中養傷,想來太後娘娘在天有靈,也不會怪罪瑁王殿下的。”

“可是微臣卻聽說,誠王殿下傷得比瑁王殿下還重,卻仍堅持為太後守陵……”說到這裏,羅誌清卻沒有再說下去,隻是站在原地不動。

一邊的禦史周康也站出來道:“孫大人既說皇陵那邊缺醫少藥,如今誠王又身受重傷,臣請陛下準了誠王殿下一並回京養傷。”

後半句話,他沒有說出口,皇上,既然是兩人都遇剌,你這隻放一人回來,就不怕百姓們背地裏議論嗎?

單於文昊是一萬個不想放單於誠出皇陵,可是想想周康的話,也不無道理,於是轉頭看向蔣明問道:“蔣相的意思呢?”

蔣明其實是知道單於文昊問自己的用意的,若是平時,他一定會幫著單於文昊,讓單於誠以各種借口留在皇陵,可這兩天他沉浸在喪女之痛裏。

雖說單於琨後來向自己挑明了,自家女兒在太後喪禮上所做的胡塗事,可他始終是不信的,自己的女兒自己清楚,再怎麼荒唐也不可能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定是被人陷害,說不定就是太子想霸占誠王妃,找了個由頭,處死自己的女兒,因此他對太子和誠王都記恨上了,恨不得看著他們互相殘殺才好。

當然這第一步就是讓誠王出了皇陵,這樣兩方鬥起來才有意思,他隻要坐收漁翁之利就可以了。

因而想了下道:“微臣讚同周大人的意見,誠王雖不是皇上親生,卻也是皇室血脈,也容不得半點閃失,請陛下看在已故昌王麵上,準其回府休養。”

丞相自古以來,都是文官之首,他這麼一明顯的表態,一眾文官紛紛附議,武將那更不必說,基本上都是把單於誠看做是神一樣的存在,自然附議的居多,還有一小部分單於瑁的人,此時也不敢太過出頭,隻好低頭不說話。

單於文昊沒想到蔣明給他來了這麼一手,頓時有些措手不及,拿眼睛去看單於琨,隻見他也是恨恨地盯著蔣明看,卻又實在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

單於文昊暗自歎了口氣,命令道:“來人,傳朕旨意,命誠王回京養傷,待傷好之後,立即離京趕往封地,無詔不得入京。”

“父皇……”單於琨一驚,脫口叫道,單於誠回封地,江紅雪不也得跟著去嗎?那他費了那麼大勁不是全泡湯了嗎?

單於文昊居高臨下地看了他一眼,眼中的警告意味十分明顯。

你自己沒搞定蔣明,讓他出來壞事,現在還有臉出來反對,你是真想讓諸大臣戳著朕的脊梁骨,罵朕偏心嗎?這次派人攪鬧皇陵的事還沒找你算帳呢,這會兒還好意思跳出來,朕倒要看看,你跳出來還能說出什麼來!

想到這裏,單於文昊沉著聲音道:“太子還有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