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鄉是一個偏遠的鄉鎮,肖春妮就是這個鄉一個小村莊的。莊裏所有人加在一起也就二三百人,鄰村也是很小的,所以四個莊就組合成一個大隊,一個小學。

春妮14歲那年要上中學了,因為地方小上學的就十幾個人。

當時烏梅鄉由兩個中學,一個是烏梅一中,一個是烏梅二中。兩個學校每年都在比看那個學校的升學率高,幾年下來,二中一直領先,相對每年的學生也增多。兩個學校分得很清,烏梅鄉東麵的學生歸一中;西麵的歸二中。春妮的小學該去一中,可同學大都去了二中,春妮家人也讓她去,她不願意去,說人多不一定教的好,就要去一中去看看。就這樣春妮和三個男孩一起去了一中。

一中在田地裏,坐北朝南。一進大門是一條很寬的大馬路,一直通到三層的教學樓。剛進門路的右邊是一個大草場,有籃球場,乒乓球台還有單雙杠,跑道;左邊是一些花草。往前就是五排很高的瓦房,右邊兩排,左邊三排。第一排右邊是單身老師的宿舍還有老師的食堂;第二排右邊有個圓拱門,裏麵是結婚的老師住處。左邊是退休的老教師的住處,這裏還有一個壓水井;第二排和第三排都是男生的宿舍。第二排男生宿舍前右邊也有個圓拱門,裏麵是女生的宿舍,有兩排。教學樓前是一個大花壇。

一年級有五個班。春妮在一(2)班,班主任姓兆,是個男的,數學老師是他愛人,姓孫,後來才知道他們夫妻是春妮媽媽的高中同學,孫老師還是從小的玩伴,對春妮很是關照。

夏天用水很多的,女生宿舍就三四個水管,人很多很本就不夠用,所以大多數的人就去第一排的壓水井那裏接水用。收拾完東西,春妮是一個人也去接水洗臉。

拿著臉盆去井邊,對麵走過來很多打完水回去的,春妮不經意的看了一眼,就一眼讓她愣了一下。裏麵有一個女孩,個子很低走在那麼多人中很不起眼的。春妮也不知怎麼的就一眼看到了她,好像以前就認識似的,心裏有種渴望想知道是誰,那班的,叫什麼?像是有感應似的那個女孩也抬頭看她。

兩個人就這樣擦肩而過,都相互回頭看了一眼對方。這也許是一個生活小插曲,可是兩個人的心裏都不希望她是插曲。

教室在二樓。剛開始自己找桌位先坐著。春妮在北麵第一排靠窗坐下。看著教室裏的同學,大都有一個認識的,在一起高談闊論,笑聲不斷,春妮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小學的幾個好姐妹說好一起的,結果都去二中,失落孤單讓她選擇在角落裏自己看窗外的風景。

和春妮坐一起的是感覺是一個活潑的女孩,因為春妮一直都不曾看過自己的同桌和後麵的同學。她隻是感覺同桌一會轉前,一會轉後,興奮讓她象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你叫什麼名字?我們可以認識嗎?”活潑女孩忍不住開口問春妮。

“春妮。”剛雖刻意不去留心身邊的笑聲,可它還是不時的傳進耳朵,讓春妮好想加入,和她們成為朋友,就怕她們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