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月經病病理症狀(2 / 3)

原料。

生雞脯肉120克,茉莉花24朵,雞蛋120克,料酒10克,水澱粉10克,精鹽、味精、胡椒粉、雞清湯各適量。

做法。

(1)雞蛋磕開,去黃留清;雞脯肉剔去筋洗淨,切成薄片,放入涼水內泡一下,撈起用淨幹布壓淨餘水;茉莉花擇去蒂後,洗淨。

(2)雞蛋清調入鹽及水澱粉,拌入雞片,備用。

(3)水加入鍋內,燒開離火,把雞片理平逐片下鍋,再上火略氽,撈出。

(4)鍋內加雞清湯燒開,用精鹽、味精、胡椒粉、料酒調好味。雞片再用熱湯燙一下,撈入湯碗內,放入茉莉花,注入調好的雞清湯即成。

功效。

補虛健脾,補血調經,提神醒腦。婦女月經不調多吃此菜有利。

紅花蒸鯽魚。

原料。

紅花10克,鯽魚300克,醬油6克,醋、薑各5克,料酒、蔥各12克,精鹽3克,味精、雞精各2克,雞油25克。

做法。

(1)將紅花洗淨,去雜質;鯽魚宰殺後,去鱗、鰓及腸雜,洗淨,抹上精鹽、味精、雞精、醋、醬油、料酒,碼味半小時,然後將鯽魚放入蒸盆內,加入紅花;蔥、薑洗淨,切絲,放入蒸盆內。

(2)將盛有鯽魚、紅花的蒸盆放在武火大氣蒸籠內,蒸7分鍾,淋上雞油即成。

功效。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適用於經閉、痛經及月經紊亂等。

茯苓山藥蒸鰻魚。

原料。

茯苓、山藥各20克,鰻魚1尾(約750克),薑10克,蔥、料酒各15克,鹽5克,味精、胡椒粉各3克。

做法。

(1)將茯苓、山藥洗淨,茯苓切成2厘米寬、3厘米長的塊,山藥切成薄片;鰻魚宰殺後,去鰓、腸雜,洗淨;薑切片;蔥切段。

(2)用鹽、味精、蔥、薑、料酒、胡椒粉將鰻魚醃漬30分鍾,然後將鰻魚撈起,放入蒸盤內,將鰻魚蜷成圓,腹部向上,頭在中央,然後在鰻魚身上放上茯苓、山藥,置武火上大氣蒸籠內,蒸13分鍾即成。

功效。

健脾,固腎,除濕。適用於濕熱之絕經期綜合症患者。

蛤蟆油燉鰻魚。

原料。

蛤蟆油10克,鰻魚1尾(500克),薑5克,料酒、蔥各10克,鹽3克,雞精2克,雞油25克。

做法。

(1)將蛤蟆油用溫水發漲,除去筋膜、黑仔;鰻魚宰殺後,去鰓及腸雜,剁成4厘米長的段;薑切片;蔥切段。

(2)將蛤蟆油、鰻魚、料酒、蔥、薑一同放入鍋內,加入2800克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35分鍾,加入鹽、雞精、雞油即成。

功效。

補肝益精,潤肺養陰。適用於陰虛潮熱及盜汗、月經紊亂、痛經等。

當歸燜甲魚。

原料。

取甲魚1隻(約500克),當歸50克,豬瘦肉50克,冬筍片15克,冬菇10克,精鹽、味精、蔥段、生薑絲、蒜薹、料酒各適量。

做法。

(1)活殺甲魚,放血,入沸水中燙一下,除去表麵黏膜,沿中線一分為二,除去內髒,使甲魚保持原狀;蒜薹擇洗幹淨,切3厘米左右的段;豬肉洗淨,切薄片。

(2)鍋注水,上火,加入當歸(用布包),放甲魚、瘦豬肉、冬筍、冬菇、蔥段、生薑絲、蒜薹、料酒等,用旺火燒開,再用文火燉,約1小時30分鍾,即可熟,熟時加入味精、精鹽調好味,去當歸包,裝盤即成。

功效。

此菜除可治療貧血、肺結核、陰虛咳嗽外,還對婦女月經不調、閉經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豆豉蒸帶魚。

原料。

豆豉30克,帶魚500克,薑6克,料酒、蔥各10克,鹽、味精各3克,雞油15克。

做法。

(1)將豆豉洗淨;帶魚去頭、尾、腸雜洗淨,切成4厘米長的段;薑切片;蔥切段。

(2)將鹽、味精、帶魚放蒸盆內,加入豆豉、雞油、料酒、薑、蔥抓勻,醃漬30分鍾,除去薑、蔥,置武火上大氣蒸籠內蒸13分鍾即成。

功效。

補五髒,美容顏。適用於五髒虛損之絕經期綜合症患者。

枸杞紅棗蒸白鱔。

原料。

枸杞子20克,紅棗6枚,白鱔1尾(750克),蔥、料酒各15克,鹽4克,味精3克,醬油、薑各10克。

做法。

(1)將枸杞子洗淨,去果柄、雜質;紅棗洗淨,去核;白鱔宰殺後,去腸雜及鰓;薑切片;蔥切段。

(2)淨白鱔放入盆內,加入鹽、味精、料酒、醬油、薑、蔥,醃漬1小時,備用。

(3)將白鱔頭放中央,腹部向下,蜷盤在蒸盆內,枸杞子、紅棗放在白鱔身上,加清湯50克,置武火上蒸13分鍾即成。

功效。

補虛羸,去風濕。適用於氣血虛弱之絕經期綜合症患者。

爆炒墨魚丁。

原料。

堿發墨魚300克,食用植物油250克,精鹽、料酒、香油、高湯、蒜片、蔥段、味精、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用清水將堿發墨魚洗好,用刀在魚兩側打上花刀,再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用沸水焯1分鍾,撈起,瀝幹水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