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易被冷落的“粗茶淡飯”(1 / 2)

一些大力倡導的健康飲食方法又真的健康嗎?現在,我們就要告訴你一些有關健康飲食的誤區,還原所謂“垃圾食品”的真相,徹底根除儲存在你腦子裏的固有成見,重拾那些被你“冷落”的食物。

傳聞一:吃纖維多多益善

纖維食品

現在,人們除了靠吃一些天然的水果蔬菜等來補充食物纖維之外,還會選擇服用一線食物纖維的保健品,如膳食纖維膠囊、果蔬纖維衝劑等,好像一天不吃纖維就會感覺身體不適,腸胃運轉不正常似的,隻是迷信和一味的補充,卻忽視了選擇的重要性。

真相:纖維不一定都有益身體健康。

理由:纖維確實在當下打得火熱,食品生產商們甚至開發出不同類型的纖維,添加到各種加工食品中以迎合市場的營養需求。但從專業科學的角度來說,事實並沒那麼簡單:就好象到最後你會發現脂肪也有好有壞,研究發現,纖維也就會有優劣之分。

對策:之前有研究認為,所謂的人工纖維和天然纖維(如全麥食品、蔬菜、水果和豆類食品)並沒有太大差別,對人體一樣有益,但現在許多營養學家對此持有懷疑態度。所以,在注重營養補充的同時,選擇也是一門學問。

傳聞二:讓糖成為你飲食的“絕緣體”

鋪天蓋地的新聞、信息以及各種小道消息都在批判糖的“罪狀”,極力倡導無糖的健康生活。不光是做菜不加糖、不吃糖,就連選擇各類飲品和食物時都倡導含糖量低或是不含糖的,特別是一些愛美的MM更成為了糖的絕緣體。

真相:加點糖反而讓你吃得更均衡。

理由:糖是廚房裏不可或缺的調料。且不說甜食、飲料和冰激淩了,你像“天然”蜂蜜這樣的健康食品說到底也算得上精加工的糖,被身體吸收後,它和普通糖釋放的熱量一樣,大約每克4卡路裏。糖還可以用來調味,讓許多原本不太可口的食物變得受歡迎。

對策:低糖不用太做得太過了,像健康專家所說的:隻要攝取的糖分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0%即可,如果你每天攝取2000大卡熱量,既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糖分,也可以愉悅心情。

傳聞三:吃素是最健康的飲食方法

完全素食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除了拒絕吃肉之外,還摒棄一切蛋白質食物,有些人選擇這樣的飲食習慣是為了減肥,而有些人則認為吃葷不利於健康。他們認為自己的飲食方法是“健康飲食”。

真相:請重視蛋白質的補充,它們對你很重要。

理由:素食者的飲食習慣盡管屬於一種“健康飲食”,但也是一種“偏食”。拒絕吃肉,會造成動物蛋白質攝入不足,即使補充了豆類等的植物蛋白,其吸收和利用都遠不及動物蛋白。

對策:素食者不應將牛奶之類的乳製品排斥在外,應適量食用乳製品。此外,經常喝豆漿,吃黃豆、紫菜和穀物,都能對補充鈣起到重要的作用。即使你厭煩油膩食物,但適量攝入有益的脂肪不但有益於健康,還能夠起到防癌的作用。

傳聞四:吃雞蛋會提高膽固醇

雞蛋雖是健康食品,但是在得到一部分認同的同時也遭到了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雞蛋裏的膽固醇含量太高,經常吃雞蛋不利於身體健康,特別是雞蛋裏的蛋黃更是讓許多人敬而遠之。

真相:雞蛋裏的膽固醇和你身體裏的膽固醇沒有關係。

理由:之所以會有種種的誤會,全都要怪它們同名同姓,都叫膽固醇,但事實上它們根本是兩碼事。食物膽固醇存在於類脂肪的原子中,一般存在於和動物有關的食物中,例如雞蛋,然而它對你血液中的膽固醇沒有太大影響。你的身體會製造自己的膽固醇,無需外界提供。真正刺激你身體製造膽固醇的是飽和和反式脂肪。雞蛋中的飽和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一隻大雞蛋中隻含有1.5克飽和脂肪,隻不過是一湯勺黃油中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