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報仇,得學習道術,聽說聖經山上有會法術的道士,我去找他們學。”左登峰背上了鋪蓋。左登峰之前曾經看過所裏的文獻資料,知道文登西南聖經山乃全真派發祥地,也知道那座山上有很多習練有法術的道士。
“喵~”十三疑惑的跟著左登峰走出了東廂。
“那裏離咱這裏不是很遠,我以後有空會回來看你的,你從這裏看家吧。”左登峰伸手指了指東廂。
十三聞言連連搖頭,抬頭看著左登峰麵露不舍。一人一貓一直朝夕相處,早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十三不舍得左登峰,左登峰也不舍得它。
“算了,你跟著我吧。”左登峰探手帶上了房門,帶著十三走出了清水觀。
臨走之前,左登峰又去看了看巫心語,這段時間左登峰來過好多次,該說的話早已經說完,因而這次隻是在巫心語的墳前坐了一會兒便離開了,早點走才能早點回來。
下山之時,左登峰再度回望清水觀,清水觀給了他真心的快樂,也給了他無盡的痛苦,回望良久,左登峰轉身下山,下山的時候左登峰的腦海裏一直縈繞著一個疑問,那就是尋常道觀即便沒有武術書籍和道術秘笈也應該有一些尋常的道教典籍,為什麼清水觀一本書都沒有。
聖經山位於文登縣葛家鎮西北的山中,是如假包換的道教全真派發祥地,(全真派發祥於終南山乃誤人謠傳)從漢唐時期開始就有道士居住在聖經山,傳承至今,香火鼎盛,修道習武之風盛行。左登峰就想去那裏尋師訪道。
“你從山裏走,別讓外人看見,往西三十裏就是聖經山。去了之後藏在山裏,我不叫你,你別出來。”左登峰衝十三指明了聖經山的位置,他雖然沒有去過聖經山,但是所裏的文獻裏有它的位置。
十三聞言點頭答應,從山野密林之中望西去了。
下山之後,眾村民沒有再躲避他,他們已經認不出左登峰了,此時的左登峰多曰未曾梳洗,衣髒麵垢,形同乞丐。對他來說,洗臉是多餘的,因為洗臉需要浪費時間,多浪費一分鍾,他就要從這個無情的世上多活一分鍾。
走上縣道,望西而行,由於腿上有傷,左登峰走的並不快,清晨出發,午後才到了聖經山腳下。
抬頭上望,聖經山巍峨秀美環境清幽,道觀林立香火縈繞,清水觀隻是一座道觀,而聖經山上卻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像清水觀那樣的道觀至少也有十幾座,山半腰的一處巨大正殿,超出清水觀十倍有餘。
站立了半晌,左登峰開始拾階登山,山路上不時可見各類香客,大多是些在亂世之中尋求精神寄托的百姓村民,其中亦不乏達官貴人大家閨秀。
此時的人出門都會換上新衣服,沒有新衣服也會穿的很整潔,因此左登峰的落魄樣子很令眾人不齒,一路上惹得眾人紛紛側目掩鼻,對此左登峰完全無視,他並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袍子他是絕對不會洗的,因為那會洗掉巫心語留在上麵的血跡,雖然每次看到那些血跡都會令他心如刀絞,但這些血跡卻讓左登峰感覺巫心語一直在他身邊,還未曾遠離。
到了山腰,雄偉的三清大殿出現在了眼前,拱木立柱,朱砂塗漆,紅瓦鋪頂,嘲風鎮威,整個大殿給人以磅礴大氣,肅穆莊嚴之感。大殿前的廣場上放著一尊巨大的三足香爐,裏麵的供香隨風而動,悠然飄渺。
大殿前的空地上有幾名灰衣道人正在打掃山風刮來的落葉,並不搭理從身邊走過的香客。
“道長您好。”左登峰沉吟了許久,最終走上前去衝一個長相和善的老年道人開了口。
“無量天尊,小兄弟有什麼事嗎?”老道衝左登峰稽首為禮,轉而出言問道。道士稱呼俗世人不像和尚那樣喊什麼施主,檀越,他們很少外出化緣乞討,一般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