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三座山峰(2 / 2)

古篆是秦朝以前的字體,繁體楷書出現於南北朝和隋朝,通過字跡來看,巫青竹至少在秦朝以前就肉身飛升了,但是後來在南北朝和隋朝時期又因事下凡,線索主要是在第二列文字上,最難理解的也是這第二句話,“拾遺補缺”這句話的字麵意思是天庭少人,她補上了,但是這句話對巫青竹來說有點貶低她的意思,清涼洞府不可能對巫青竹這麼無禮,

“拾遺補缺”這四個字還有另外一種理解,那就是巫青竹在凡間還有事情沒做完,下來拾掇尾巴,這個理解還是比較準確的,但是也說不通,因為俗事未了是不可能白曰飛升的,像西遊記裏所說的唐玄奘八十一難未滿,成佛以後菩薩又將他從天上踹進河裏的說法是極度荒謬的,成仙成佛是極為莊嚴的事情,天庭怎會搞錯,故此,巫青竹下凡絕對不是處理以前留下的尾巴,

兩種可能盡數排除,隻剩下了最後一個可能,那就是“拾遺補缺”是一種婉轉的說法,事實是巫青竹在天庭犯了錯誤,被貶下凡彌補自己的過錯,過錯彌補了之後得以重新歸位,

想到這裏,左登峰終於恍然大悟,巫青竹是被貶下凡的,但是她下凡之後並沒有找到彌補自己過錯的機會,她之所以忽然離開了巫心語是因為她被人帶回了南北朝去彌補自己的過錯,這個帶走她的人一定是三清之一,因為隻有三清祖師才能打破時間的禁錮帶人往返古今,在這種情況下她來不及跟巫心語告別就可以理解了,

左登峰早就知道仙人真的存在,對於此事也並未驚訝,但是他心中還有一絲疑惑,那就是第二句話的後半截“敕令歸位”,這四個字暗藏蹊蹺,按理說仙人應該是玉帝下命令提升,如果是玉帝下旨,就應該用“詔,旨”這樣的字眼,“敕”不是玉帝使用的字眼,但凡修道有成的真人都可以使用,也就是說將巫青竹官複原職的並不是玉帝,而是另外一個位高權重的仙人,此人是誰,為何有如此大的權力,竟然可以代天行責,

在第二座山洞左登峰待了一炷香的時間,隨後離開前往正北那座山峰,這座山峰的山洞上方並無古字,而是雕刻著一個羅盤大小的陰陽太極符,洞內供奉的是闡教祖師元始天尊的神像,

將三座山洞逐一看完已然是淩晨四點,左登峰繞回南側,相隔五裏遙望著清涼洞府的大殿,大殿的正門是敞開著的,可以看到裏麵有道人盤坐念經,由於角度不好,無法確定大殿裏道人的人數,

到了這裏已經可以隱約的聽到念經聲了,根據念經聲來判斷人數並不多,念經聲也很和緩,這表明裏麵的人並沒有察覺到異常,此外大殿並無後門,若是直接闖入,可以將大殿裏的人盡數封堵在裏麵,

大致摸清情況之後左登峰開始猶豫了,清涼洞府是巫青竹所屬的門派,而巫青竹是巫心語的師傅,如果將清涼洞府夷平,對巫青竹沒辦法交代,可是如果不那麼做對玉拂就沒法兒交代,對自己更是無法交代,

殺還是不殺,

快意恩仇的前提是沒有顧慮,一旦有了顧慮就無法魯莽行事,沉吟過後左登峰最終決定玉衡子一定要死,清涼洞府的其他門人可以觀其行而權其壽,

風行訣一掠之下可以達到八裏之遙,目前的距離可以一掠而至,但是一次姓掠出八裏後期的速度會減慢,權衡過後左登峰決定中途落地借力一次,加速之後直接衝進大殿,

心念至此,他開始尋找合適的落腳點,最終選了一處距離大殿兩裏的青石,

諸事權衡完畢,左登峰深深吸氣陡然暴起,飛速前衝,在三裏之外落地借力,加速過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了清涼洞府的大殿,

他先前所料不差,大殿裏隻有十幾名道人,皆為老朽,玉衡子盤坐在前方蒲團主持早課,此時已經察覺到他的到來而睜開了眼睛,

由於左登峰先前謀劃周全,玉衡子對他的出現大感驚愕,先機一失,他已經來不及念咒作法,眼見左登峰揮刀砍來,隻能氣灌右臂襲向左登峰左胸,這是無可奈何的圍魏救趙,若左登峰不揮刀自救勢必會被其震斷心脈,

生死關頭,左登峰骨子裏的狠氣再度顯現,左肩下垂三寸避過心髒要害,右手虎翼去勢不變,直取首級,

玉衡子是三分陰陽的巔峰高手,若正麵為敵勢必是一場惡戰,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次是良機,哪怕拚著受傷也要砍死他,

如果您覺得《殘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