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落下之後天空的雨雲逐漸散去,雷聲也已停消,疾風偃息,星空複現,
左登峰抓著手裏的頭顱久久沒有反應過來,自己的舉動在無形之中害了這個女僵屍,也肯定得罪了鍾馗,他並不想做衛道士,隻是想通過自身的實力換取一點兒額外的照顧,沒想到上天並沒有法外開恩,而是快速的找出了他攀比的根源,將本不應該存在的事物鏟除掉了,上天比他想的更公平,也更無情,
“唉,天道昭昭,毫厘不爽,延存千載,終壽今夜,無需忐忑,本座不會遷怒於你的。”就在此時,身旁傳來了一聲長歎,
左登峰聞言皺眉轉頭,發現身旁並沒有人,就在此時他忽然感覺手中一輕,那隻人頭已經不見了蹤影,雖然沒見到人,但是他聽出了先前的聲音是鍾馗發出的,
“無量天尊。”左登峰皺眉唱道,他對於鍾馗並沒有仇怨,鍾馗也並沒有明確的透露天機給他,兩不相欠,無恩無怨,一句無量天尊,不卑不亢,
周圍沒有再傳來聲音,想必對方已經走遠了,
左登峰難得衝動一次,沒想到搞成了這個樣子,不但沒有達到目的,還連累了他人,這就是衝動的下場,這就是魯莽的後果,
此時已經是四更時分,左登峰呆立良久離開廣場回到了廢棄的文化廳舊地,運功烘幹了濕透的道袍,靜下心翻看著史料,與此同時暗自後怕,先前所做的事情太魯莽了,無異於螻蟻撼樹,如果上天不理睬他的請求,難道真的要血洗濟南府,
存放書籍的地方沒有桌椅,左登峰坐在門檻上翻找古籍,薑子牙的陵墓並不在藤崎正男的那張地圖上,目前毫無線索可言,隻能從薑子牙當年受封齊國這件事情上加以尋找,
根據史書記載,薑子牙“受封於齊,都營丘”,齊國當年大致的範圍包括山東中部到河南北部的一些區域,當年的營丘就在目前的臨淄境內,距離濟南府有五百來裏,
薑子牙當年被封到齊國並不是來享福的,而是打仗來了,說白了就是討伐,古代用蠻夷來形容沒有開化的人,這個蠻指的是南方的蠻荒區域,這個夷指的就是位於山東沿海區域的東夷,夷人的體形都很壯碩,擅長射箭捕魚,民風也很凶悍,周朝建立以後,夷人還沒有臣服,於是薑子牙就被封到齊國,負責剿滅和征服東夷各個小國,古萊國就是東夷諸多小國中的一個,它是東夷各國最後一個滅亡的,
眾所周知諸侯王被封到什麼地方,死後就要埋葬在什麼地方,但是史書《禮記》和《史記》卻記載了薑子牙死後被運回了周朝安葬,這是不符合禮儀的,但是史書的確是這樣記載的,而且清楚的說明薑子牙在營丘的墳墓隻是衣冠塚,也就是他生前穿的衣服埋在了裏麵,
看到這些情況,左登峰不由得皺眉了,周朝當年的地域很大,如果薑子牙被運回了周朝安葬,尋找的難度就會極大,無異於大海撈針,史書上並沒有說明他被運回周朝之後埋葬在了什麼地方,隻是說他被運回去了,
薑子牙作為諸侯王,死後被運回周朝安葬,這件事情於禮不合,如果非要加以解釋,那隻能是薑子牙功勞很大,跟周王關係很好,所以他享受了特殊的待遇,但是《禮記》裏還明確記載了,“太公受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薑子牙和他後世的五代子孫死後都被運回了周朝,這又是為什麼,要知道子孫綿延五代之後,就已經在齊國開枝散葉了,死後也應該由後人祭祀,周王為什麼還要將他們都弄回周朝安葬,
左登峰凡事都喜歡參照曆史,但是他從不迷信曆史,因為曆史也有可能是錯誤的,以《史記》為例,其中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而後世的一些書籍有可能參照著前朝的史書繼續書寫,如果參照的書籍是錯的,那後麵隻會越來越錯,因此,幾本不同朝代的史書,彼此之間並不能形成對應佐證的關係,
由朝廷編撰的史書往往不夠詳實,比較有參考價值的還是縣誌,但是這裏並沒有臨淄縣誌,左登峰隨即背負了幾本史書,帶著十三趕赴臨淄,
在南行的同時,左登峰的心情很是矛盾,一方麵他希望薑子牙就埋在齊國境內,如若不然就得返回周朝境內再度尋找,這一找還指不定找到猴年馬月,另一方麵他又希望薑子牙不要埋在齊國,因為山東現在已經徹底淪陷,曰本人在這裏部署了重兵,從這裏挖掘薑子牙的陵墓無異於火中取栗……
如果您覺得《殘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