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假新聞(1 / 2)

明明是方珊珊打的電話,可為什麼出現的待審核稿件裏卻是趙寒梅的名字呢?

再仔細看了下稿子的具體內容,武尚君隻是遲疑了片刻,立刻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天大的陷阱。心中深吸了一口涼氣之後,他有些膽怯的想著:這方珊珊的膽子也太大了,即便是恨趙寒梅,也不至於用這麼歹毒的方式吧?

就在武尚君猶豫著該不該審核通過時,手機上傳來一陣滴滴的聲音,打開一看,是方珊珊發來的信息:敵人的敵人,就是戰友。她在影院,手機沒信號。

對,無毒不丈夫,對自己的對手仁慈了,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他武尚君因為這個吃虧還少嗎?片刻之後,武尚君在電腦鍵盤上點下了審核通過的按鍵。

這裏,有必要說一下海城日報社的日常工作流程。你拿到手中的這份報紙報道的新聞內容,曆經記者采寫、主任審核、編輯排版以及總編輯簽字四個階段,號稱“四關四審”。也就是說,在記者第一關采寫新聞稿件的時候就需要認真把握稿件的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寫完之後,交由部門主任審核把關,主任認為沒有問題了,就會在主任的采編庫裏將這份新聞稿件審核通過,稿子就到了編輯那裏。紙媒的新聞編輯每天需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將幾篇不同的新聞稿件組合到一起,排成一張優美的報紙版麵,剩下的工作就是等著報紙的幾位總(副總)編輯簽字了。等這一整套的程序完成之後,整個的電子版樣就會被傳送到印刷廠等待印刷。印刷完之後,一大早再由投遞員挨家挨戶送報紙。當然了,後續的印刷、投送工作就隻是體力勞動,重點還是在前麵四個步驟的采編流程。

“炮製”這則假新聞的第一關由方姍姍來完成的。雖然武尚君不知道方珊珊是如何掌握了趙寒梅的電腦密碼,代替她遞交的這篇報道的,但是他知道,方珊珊的這次預謀肯定是準備了很長時間,就等著時機成熟了。

按照常規,采編流程的第二步,該由部門主任審核。當部門主任看到這麼一篇具有爆炸性的新聞時,一定會找到寫這篇報到的記者再仔細問個清楚的。可是此時的部門代理主任武尚君很清楚這其中的貓膩,自然是不會去找趙寒梅問個清楚的。即便是日後東窗事發,他武尚君也有充分的理由推卸責任:大晚上的傳過來這麼一篇稿子,自己正好喝得迷迷糊糊的,也沒仔細看稿子的內容,就那麼給審核通過了。最多就是追究他個把關不嚴的責任,但是寫出假新聞的後果還是需要趙寒梅自己來抗。

而這第三關,就是編輯那一關。編輯有甄選稿件的權利,一篇被記者提交、被部門主任審核通過的稿件,被傳到編輯那裏,編輯是有資格對稿件做出“裁判”的:用還是不用這個稿子,編輯完全可以說了算。(當然,不排除有一些關係稿件,報社領導提前打好招呼了,編輯一般會選用這樣的關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