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申祥針織時裝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批殺到常熟的上海老板的代表。此次我有幸到這位上海老板在常熟開設的廠裏去參觀。工廠就在常熟城北邊的“申大工業城”,一個占地20畝、有6棟廠房近兩萬平方建築麵積且裝飾一新的廠區,使人一看這兒就有一種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感覺。年輕的董恂經理對我說,他和合夥人1995年9月以1600萬元的代價買下了這座廠房的產權。當時是座空廠房,現在除了買這筆產權投資外,至少又另投入了六七千萬元。
天,我給他一算:裏外不就快一個億了嗎?!
“差不多。”年輕的上海老板不以為然地說。
“這麼多錢你都用在啥地方?”小董似乎看出我的一些疑問,便將我帶到他們廠的車間。這是一個寬敞的大車間,從已到位的幾排紡織機可以看出是個尚未全部投產的主生產線。但這兒顯然已經在邊安裝邊生產,在一排排織機旁站著一個個秀美的姑娘,看她們一點不見忙碌的樣,你無法將她們與紡織女工的職業聯在一起。我問:“為什麼?”小董笑笑說:“你走近看看我們的織機就明白了。”我走到姑娘身邊,發現她們操作的織機確實與通常我們看到的大不一樣,這裏的織機全是由電腦控製的全自動設備,完全沒有一點嘈雜的聲音。我不懂英文,隻好討教老板問這是什麼機器。“島精(音)橫機。”他回答。“哪兒產的?”“日本”。“是否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紡織機。”“是。”島精橫機開創於80年代初,現在有三代了,我們進的這一批是目前最先進的一代。它好在什麼地方?為啥非用它?島精橫機由於全是電腦控製,所以它在工作時對線質線色、服式工藝等等有其極為精確細致的自動識辨能力和調整功能,它的智能模擬,是非一般人工所能代替得了的。現今國際上高檔的服裝都必須由這樣先進的機器才能生產得出,這可以說已是一種先進的世界性紡織革命……”小董竟滔滔不絕地向我介紹起當代紡織革命潮來。然而我關心的是他本人和公司的情況。“這一台‘精島’多少錢?”我問。“美金是16萬元。”他說。我一數,車間裏共計有39台。一八得八,這39台就得折合人民幣5000萬元呀!小董說:“他公司共有這樣的設備79台,是全國最多的一家,就是紡織部長吳文英手下最大最先進的企業也沒有他一半的‘島精’設備。”
感歎之餘,我問小董:“你跑到常熟來投入如此大的代價到底求的是什麼呀?”
“兩個字:賺錢。”董恂回答非常幹脆,繼而他終於給我扒開了他的心頭賬。就服裝生意而言,常熟市場為全國之最,這裏有幾個第一、銷量全國第一、參與經營者全國第一、市場經濟的規範水平全國第一、競爭激烈程度全國第一。這裏每天發生的一切,就像季節的晴雨表,這對從事服裝行業的人來說至關重要。現在的國內行家都知道,看一看頭天常熟市場的行情,就知道五天半個月的全國服裝市場的走勢了。既然常熟市場有如此功效,作為搞服裝的人來說,不到這樣一個主戰場直接參與作戰,實在不是一位好的服裝買賣高手,也不可能大展宏圖。他們就是據此從上海而來。當然,除了上麵原因外,還有一點也是極為重要的,那就是常熟離上海近,兩三個小時的路程。可這兒辦廠的自然條件、勞動成本、工人素質、稅收及其它管理等不知要比上海市區好出多少倍。同樣的投入,同樣的運作,在常熟生產和銷售要比在上海生產和銷售,所得利潤約多30%左右。還有誰能不到常熟來呢?“哈!你問我們到這兒後的生意做得是否同設想的差不多?不,實際比設想的要好。我們去年9月份到這兒,花了160萬元年租金從別人手中倒過來兩個門市,夠貴吧?就是。可生意好呀,半年下來我們僅在這兩個門市上的銷售額就超過5000萬元。你說常熟的服裝市場基本是以中低檔為主,我們為何一下投入那麼多那麼大的先進設備?這一點你可點到了我們的要害。不錯,常熟市場上的服裝主要是中低檔為主,這應該說是運作這個市場的管理家們的高明之處。他們抓住了中國的服裝市場的商情,把著眼點放在發展中的人民和發展中人民的發展水平之上。現在全國各種市場特多。假如100個中有99個要倒的話,那常熟就是沒倒的那一個。我們投入那麼大那麼多最先進的設備,從表麵看,似乎我們與常熟市場有些背道而馳。其實,我們在投入前是極為周密地研究了包括像你所提的諸多問題。作為服裝業中的一個具體操作者,我們在選擇自己的方向時,從另一個方麵正是抓住了常熟市場這個最能體現中國服裝業水平的特點和根本,並從這個特點和根本研究決定了自己的發展戰略。那就是,從常熟市場可以看到中國服裝市場明天的水平與走向,看到世界上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明天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光輝前景。因此,當這種迅猛前進的市場經濟大潮的‘水平與走向’及光輝前景剛剛開始呈現在麵前時,作為一個清醒而高明的經營家就應當牢牢地抓住它。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在常熟插足、為什麼一下便投入幾千萬元資金。搶占製高點,這就是我們的戰略思想,也是現代社會下的市場經濟競爭中取勝的重要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