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方縣長,您工作一定很忙吧。”
方天正笑說:“嗬嗬,當了那麼長時間的三把手,還算能適應二把手的位置吧,忙,是肯定的嘍。”
猶豫一下,常寧問道:“張高明廠長,他還好吧,我,我一直沒見到他,我聽說,聽說他也調到望海縣來了。”
“難得你還記著他,小常,說起來,我和小麗還得感謝你呢,自從你在農機廠把他拉下了馬,整個人變了似的,現在在望海縣農機辦當管理員,表現還行,總算走到正道上來了。”
張小麗也點著頭道:“小常,真的,我和老方都真心實意的感謝你。”
常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方天正站起身來道:“小麗,你和薑希一起,多燒幾個菜,中午我和小常好好喝幾杯,也讓我乘機領略一下,咱青陽‘喝不倒’的風采。”
張小麗拉著薑希去了廚房,常寧也跟著方天正,來到客廳旁邊的書房裏。
方天正拉著常寧坐下,又遞過去一支香煙,“小常,你自己點上,不然我一個人抽煙沒意思,別拘束麼,咱倆雖是第一次麵對麵,其實也算知根知底了,都是青陽人,現在也沒什麼好衝突的,你來一趟不容易,就開門見山吧。”
常寧也不客氣,謝了一聲,點上香煙後,忽地伸出手,“方副書記,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方副書記,這稱呼聽得方天正心頭一熱,他含笑問道:“算是握手言和?”一麵也伸出了自己寬大的右手。
兩隻手握在了一起,足足有十幾秒鍾。
“方副書記,現在的青陽,從表麵上看是平靜的,但你遠在望海,也一定會感到那裏的暗流湧動,這次地委對青陽領導班子的調整,明裏是衝著您來的,實際上則是李東方和鄭世誠聯手,在朱永軍的默許下,對我們青陽本地幹部隊伍的一次沉重打擊,拋開正確與否不談,我個人覺得,如此大規模的運動式的人事調整,背後一定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反複的想了多次,認為隻有一種可能,才讓他們聯起手來下狠手。”
方天正微微的點了點頭,“小常,你繼續說下去。”
“我們青陽曆史上,本來就不屬青州地區管轄,一直以來,想回到南邊海州懷抱的呼聲都很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呼聲特別強烈,所以,才會有李東方和鄭世誠的聯手之舉。”
方天正從抽屜裏拿出一份內參,遞到了常寧手上說道:“這是海州籍院士許金泉教授的文章,你等會仔細的讀一讀,是半年前發表的,也許,正是這篇文章,刺激了某些人的神經吧。”
常寧接過內參看了一眼,微笑著說道:“我說麼,原來海州人民,對我們青陽也是念念不忘啊。”
“嗬嗬,先不說這個了,”方天正笑著問道,“我聽說,你常助理隔空發力,在縣常委會上贏了一仗,讓那個不可一世的李向冬敗得無話可說,怎麼樣,讓我也分享分享?”
常寧笑道:“慘烈的勝利,勉強的勝利,過早的暴露了自己的實力,說不定下一次就會輸得更慘。”
“恰恰相反,你有如此清醒的頭腦,足以保證下次的戰鬥,你仍然會是最終的勝利者,”方天正起身踱了幾步,微笑著說,“都說現在的青陽縣,有三個青年才俊,鄭誌偉,李向冬,和你常寧,我看不見得,在我個人的眼裏,其實隻有一個……”
廚房裏傳來了女人的笑聲。
方天正停止了說話,隨手在書架上拿出一本書,打開書,抽出一張發黃的照片,看了一眼遞給常寧,“小常,我還是先為你解開一個疑問吧,你先看看這張舊照片。”
這是一張舊得不能再舊的老照片,一個十五六歲的小男孩,牽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小男孩的臉上,依稀有著方天正的影子。
“那個男孩是我,你再看看,那個小女孩是誰?”
常寧又仔細的看了看,心裏一動,脫口而出,“她是薑希。”
“好眼力。”方天正讚了一聲,坐回到椅子上,頓了頓,緩緩說道:
“照片上的小女孩,就是薑希,我同母異父的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