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正貴點頭道:“老樸說得沒錯,小常這次是吃虧了,為他人作嫁衣嘛,就說那個孫華洋,原來不過是省經貿委的一名處長,才多少時間啊,先是縣委書記,再是地委常委,現在搖身一變,已經是地級市的市委書記了,那家夥,行情看漲啊,我借摸著,用不了五年,省委常委會裏,肯定有他的位置嘍。”
常寧在旁邊悄悄的觀察著,這五位同學鮮明的個性特點,讓他印象深刻,李耀先和方克兢劉小樓,都是來自安山省,而且是相對落後的地區,李耀先為人樸實,天性使然,方克兢性格活潑,思緒活躍,而劉小樓則較有城府,是個謹慎且愛動腦子的人,三個人有個共同特點,是對外麵的世界認識不夠。
而兩位之江老鄉卻不同,樸春來所在的長興縣,是寧州乃至之江省經濟發達的縣市之一,是改革開放後,率先有所建樹的地區之一,魯正貴的中河縣,本屬省會城市湖城市管轄,大樹底下好乘涼,曆來就是之江省的老先進,兩個人說話自信,底氣足,樸春來富有思想,觀點獨特,魯正貴務實認真,都是之江省近年湧現的青年才俊,假以時日,一定都有更大的作為。
隻是樸春來有些量窄,魯正貴嘴巴不夠嚴實,常寧的底細,大多是魯正貴不經意間翻出去的。
李耀先還好一些,本來就是室友同窗,而方克兢和劉小樓,聽說常寧有個億萬富翁的台灣外公,還是大名鼎鼎的楊北國司令的孫女婿,兩個人前來串門的次數就更多了,當然,嘴上不說,心裏肯定要嘀咕,常寧在二十七歲時就幹到了正處級,一定有家庭背景的作用。
看到話題又要轉到自己身上了,常寧趕緊坐起來,一邊分著香煙,一邊笑著說道:“各位哥哥,咱們那,還是群策群力,想想我們自己的事吧,我出個題目啊,我們這個全國正處級幹部臨時培訓班,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拿我們和隔壁大樓的一月班比吧。”
魯正貴反應特快,馬上說道:“這第一個特點,就是我們是臨時拚湊的,而隔壁的那幫人,是例行公事,每年兩期固定培訓。”
“老魯,你這不是廢話麼,明擺著的事,還用你說啊。”方克兢笑著說道,“我給你們加上第二點,我們這幫人都是四十歲以下的,不象隔壁的,有些四十幾歲的老兄弟呢。”
樸春來想了想說道:“第三點,咱們都是近兩年來剛提撥的,都是正職實職幹部。”
李耀先點著頭,不緊不慢的說道:“還有第四點呢,你們有沒有發現,聽說我們這將近三百號人,都是地方幹部,不是縣長就是縣委書記,沒有一個是坐機關出身的,小常的政協綜合處長,不過是一個過渡,實際上也和我們一樣,都是在下麵經過摸爬滾打才拚出來的。”
一直默不作聲的劉小樓,心裏一動,抬頭望著常寧說道:“小常,莫非,莫非你聽到什麼了,快給我們說說吧。”
魯正貴也哦了一聲,“小常,陳思透書記現在是中組部的代理部長,聽說咱們這個臨時培訓班,就是他親自組織的,你和陳書記是老關糸了,一定知道不少內幕消息,你快說來聽聽。”
“哪有什麼內幕消息啊。”常寧笑道,“再說陳書記到了中央工作以後,日理萬機的,我倒想見他,可我能見著他嗎?不過,幾位哥哥的分析很有道理,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中做些基本判斷。”
幾個人沉默半晌,劉小樓猛的抬頭說道:“我想起來了,剛來報到那一天,中組部的一位處長,和黨校的王主任說過,幹部大交流是新生事物,是幹部培養機製的一次大實驗啊。”
“唉,明白了明白了。”魯正貴一拍大腿說道,“我們臨來的時候,讓我們帶著個人檔案的原件,還把手頭的工作作了全麵的移交,這是早有預謀啊。”
常寧微笑著說道:“我幾乎可以肯定,咱們被中組部看中了,想在幾個月後,安然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眾人盡皆默然,處級幹部跨省交流,這個新的創舉,將從他們身上開始實踐了。
電話響了起來,常寧拿起來一聽,是楊陽。
“哥哥,我在黨校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