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百姓連這點反抗都沒有了,那麼,作為權力天平上絕對弱者的老百姓,在一場權力的角力中,就很少有活路了,強者惟一能寄希望於他的,就是要麼有寬廣的胸懷,要麼能聽得進所有的批評意見,如果也跟弱者一般見識,一樣態度,那麼弱者就毫無辦法,就隻能盼清官,望俠客,實在不行,也就隻有夢裏“伏屍百萬,天下縞素”了。
所以說,任何時候,隻要你幫官員說話,不管這官員做得怎麼好,怎麼對,都是不受歡迎的,因為既然權力不對等,官員的責任也不對等,老百姓發牢sā說錯了,影響幾近於無,官員一腳走錯了,不知道要害死多少老百姓。
罵官文化的存在,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在曆史上,有職業精神的官員太少太少,而為了自己過好生活、為了賺錢的官太多,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ā銀,烏紗帽可以直接標價拍賣。
有人說,中國的官場沒有政治,中國的情場沒有愛情,這實在是一句深刻的高度概括。
在我國的曆史上,除了皇帝的烏紗帽,其他的官,差不多都可以用錢買,買官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不是吃飯飽沒事幹,是為了奴化老百姓,將他們當牛馬,通過他們辛苦幹活,為官員自己賺銀子,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官,做官員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怎麼可以賺到錢,首先是權力上牢牢地控製住你,讓你除了幫官員賺錢,其他的路都是死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要想活命,就老實服從官員的權力,幫他們賺錢。
到了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做官的這本老黃曆,已經過氣了,今天與曆史,完全不能同日而語:首先沒了皇帝,國家不再是個人的天下,權力也不再是個人的權力,再者說,在現代官場的製度裏,權力被分攤,而且權力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不再是幫皇帝與大官們賺錢,而是怎麼通過這個權力,幫全體老百姓賺錢,所以,今天把做官的人叫做公仆和公務員。
但是,歸根結底來分析,今天的公務員,首先還是個官員,也就是說,他首先是掌握著老百姓生死大權的à刀人,其次才是一個替你服務的人,但問題是,按照我們理想的設置,官員首先要是個服務的人,其次仍是通過權力可以替老百姓服務的人,但在現實社會,基本上還不是這樣,問題到底卡在哪裏了呢?
曆史上的文化流毒,是個很大原因,因為今天的讀書人,做官的人,衣服與帽子是今天的,但腦子裏裝的,多半還是古代的,官員是個法治概念,而公仆則純粹是道德概念。
我們不禁要問:今天真正有政治理想和職業精神的政fǔ官員嗎?如果有,那到底有多少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流行的說法,讀書也是為了做大官、掙大錢,據說現在又加了一條,叫娶美女。
一個沒有政治理想和職業精神的官員,他一定是個賺錢的機器,沒有目標,沒有職業精神,也就談不上職業à守,一個既沒有目標,又沒有à守的人,手握天下公器,叫人如何放心?
但罵官文化也有一個讓人恐怖的後果,就是讓官員與被管理者無理由地對立。
但問題是,在我們這個情感化的國家,真正的職業理想、職業精神、職業要求,你很難能推行下去,要推行,你也得首先戴上情感的帽子,有史以來,我們看到的國人,都為了兄弟的哥們義氣去死,但很少有為了理性與真理而去死。
但是,我們沒有想到,權力一旦被套上了哥們義氣式情感的帽子,馬上就會淪落為官員的sī人工具,而不是為所有老百姓的公器,那麼,利用權力去搜刮老百姓,為自己的親戚、孩子、朋友撈取大筆錢財,讓他們離開祖國,去國外生活,從此永遠拋離本土,至少在道義上是合乎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