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征,望諸位大人珍重,”安錦繡側身躲過眾人的禮後,說道。
“嫂子,我們哪裏是什麼大人,”有臉皮厚的武官跟安錦繡玩笑道:“他們都叫我慶不死,你也這麼叫我好了。”
安錦繡望著這個麵皮白淨的年輕人一笑,慶不死,慶楠,前世裏這位因為助白承澤成皇,憑著從龍之功,得封威遠侯,是上官勇的異性兄弟裏,打起仗來最心狠手辣的一個。“慶兄弟,”安錦繡喊了慶楠一聲,“此次大家一起不死不傷才好。”
上官勇從安錦繡的話中聽出了什麼,扭頭跟安錦繡道:“你放心,我會回來的,你安心在家等我,”話說到這裏,上官勇又想起了什麼來,壓低了聲音對安錦繡耳語道:“那床單我疊起來了,你不用洗了。”
安錦繡知道上官勇說的是什麼,初夜落紅的床單,想到這個,安錦繡就不禁紅了臉。
“是啊,嫂子,我們都會回來的,區區一個北厥人,我們兄弟還看不上呢!”慶楠跟安錦繡說上話後,心情更好了,大聲說道:“有上官大哥帶著,我們一定不會有事!”
“你這是在跟嫂子撒嬌嗎?上官大哥欠你的?”有武官嘲笑起慶楠來。
安錦繡看著麵前又鬧成了一團的武人們,雖然這幫人說起話來肆無忌憚,但安錦繡看著這幫人心裏自在,至少這幫人坦城,值得信任。
上官勇再不舍自己的新婚妻子,看看天色,此時也不得不走了,“家裏就交給你了,等我回來,”最後叮囑一句後,上官勇上了馬,帶著自己的兄弟們走了。
“元誌,”安錦繡站在門前看著上官勇一行人走遠了,才跟陪在自己身邊的安元誌道:“我們趕一輛馬車,出城去送送他們吧。”
安元誌哪裏能說不好,轉身就去街上雇馬車去了。
要遠赴白玉關的軍隊在京都東城的校軍場集合之後,列隊穿京都城而過,到了京都的北門前。
北門這裏此時已經是旌旗招展,人頭攢動,不但世宗帶著諸皇子以及朝中文武都到了北城外送行,京都城的百姓也都扶老攜幼趕來送這些要遠赴邊關的軍人們。
上官勇跟著先鋒營最先到達北門,遠遠地看見世宗的禦駕後,忙就翻身下馬,等在了原處。等大將軍周宜從中軍陣中趕到後,眾武官才跟著周宜一起,牽著自己的戰馬,步行至世宗的近前下跪行君臣之禮。
世宗親手扶起了周宜,命內侍給將軍們送上宮中的烈酒三杯。
“父皇,”太子白承諾將一杯酒端到了世宗的麵前。
世宗高舉了盛滿了烈酒的玉碗,對麵前的眾將官道:“諸位此去千裏邊關,朕今日在這裏為諸位壯士送行,他日諸位凱旋之時,朕也將在這京都北門外迎接諸位歸來!我祈順男兒,生來便是錚錚鐵骨,必不負朕的厚望!”
將官們將三碗出征的烈酒喝下肚後,將手中的酒碗摜在地上,表示此去白玉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門外有京都城最大的花市,此刻空氣中濃鬱的花香被烈酒的辛辣味道取代,軍旗在風中招展,嘩嘩作響,戰馬嘶鳴,就是百姓在這種氛圍裏,心中也無端地被激起為國盡忠的熱血。
世宗衝周宜一揮手,出征的號角隨即響起三聲,周宜躍身上馬,手上的長劍往北一指,大聲道:“三軍聽我號令,出發!”
上官勇翻身上馬之後,就聽見送行的人群裏傳來了二弟上官睿喊大哥的聲音,上官勇尋聲望去,一眼就看見了站在人群裏的安錦繡。
安錦繡望著上官勇笑,手裏拿著上官勇送她的紅繩衝上官勇晃了晃,她是已嫁的婦人,不好跟男人們和孩子們一樣在人群裏大喊大叫,隻能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上官勇,她在家中等他回來。
上官勇看見紅繩,心頭就一熱,衝安錦繡大力地點了點頭。他會回來,為了這個站在人群裏更顯嬌小的妻子,為了他的弟妹,他一定會平安歸來。以前上官勇覺得以自己這樣的出身,將弟妹好好養大就已是不錯,不過今日,上官勇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許,封妻萌子這四個字浮上了上官勇的心頭。騎在馬背上,上官勇頻頻回頭看安錦繡,這個小妻子的樣子他這輩子也忘不了,不過上官將軍就是想再多看幾眼。
遠征的軍隊漸行漸遠,世宗坐上了自己的禦輦,然後感覺有風從他的麵頰上拂過,世宗順著這風勢側目,隻一眼便看見了人群中望北靜立著的安錦繡。世宗一愣,初相見時,這個小女子還是花嫁之期的少女,隻是一夜未見,卻已是婦人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