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2 / 2)

宦海的多年沉浮,已經讓薛國平養成了很深的城府和隱忍能力,他不得不讓自己冷靜下來,來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劉奇峰既然已經宣戰,避而不戰又不可得,那麼就隻有想法子打贏這場仗了。

想到這兒,薛國平冷冷說道:“話雖是如此說,但是這麼多單位,獨獨查一個教育局,如何能夠不讓人多想?當然了,奇峰同誌也說了,這是因為有人實名舉報的緣故。依我看,查是肯定要查的,這舉報人是不是也該協助一下調查啊?畢竟,也不能排除故意誣陷的可能不是?”

薛國平這是在用“圍魏救趙”的計策了,他非常明白,實名舉報吳良德的絕不可能是自己利益集團的人,當然也未必就是劉奇峰的人,但是這個人肯定是劉奇峰要保護的人,不然以後劉奇峰在濱海官場上也就不用再混了。他提出要舉報人協助調查,既是在提醒劉奇峰掂量一下想要打掉吳良德這個老鼠,是否能夠舍得舉報人那個花瓶;同時也是在試探劉奇峰。如果劉奇峰打算隱瞞舉報人的姓名,說明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拿下吳良德,如果劉奇峰根本不加隱瞞,那麼事情就不好辦了,因為那說明要麼劉奇峰有絕對的把握搞倒吳良德,要麼是他根本就不在乎舉報人。

薛國平的話音剛落,劉奇峰便開口說道:“這是自然。其實這個舉報人大家也都認識,他就是前一陣子奮勇救人的李曉寧同誌,相信大家對李曉寧同誌的黨性和為人都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也正是因為他的舉報,我才覺得確實有必要組織一次對教育局的聯合調查。”

聽了劉奇峰的話之後,薛國平的心裏又是一沉,他當然知道李曉寧了,也非常清楚李曉寧極得劉奇峰的賞識,劉奇峰竟然絲毫不替李曉寧保密,那就說明他們其實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證據。眼下再想阻止對教育局的調查,已經是不可能了,因為那兩位一直中立的常委明顯已經開始傾向於劉奇峰了,隻能從其他方麵考慮搬回劣勢了。

借著端起茶杯喝水的功夫,薛國平在腦海中迅速地下了決定,開口說道:“李曉寧同誌是一位好同誌,我相信他的黨性和為人,我讚同奇峰同誌的提議,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教育局進行係統全麵的調查,要注重實效,不走過場。”

劉奇峰本來以為還要進行一番唇槍舌劍的辯論呢,他甚至連最壞的打算都想到了--薛國平堅決不同意,最後常委們表決。沒想到薛國平突然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完全讚同調查吳良德,想好的說辭都用不上了,便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國平同誌也同意,我看事情就這麼定了吧。就由組織部和紀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即日起展開對教育的調查。”

“我同意奇峰同誌的意見。”薛國平一臉正氣地說道,“不過,我提議讓市委辦公廳和政府辦公廳也一起參與進來。人多好辦事嘛。”

眼見薛國平這麼“支持”自己,劉奇峰也不好意思和他抬杠,便點點頭說道:“可以。”但是話剛說完,便醒悟過來,不知不覺間又上了薛國平的當了,薛國平的這個提議,看似公平,市委和政府都參與,但是市委辦公廳秘書長段永宏其實並不是劉奇峰的人,而是他薛國平的嫡係。如此一來,在調查組的人員組成上,薛國平便占據了絕對優勢。

“至於這調查組組長的人選嘛,我看就由衛軍同誌來擔任吧。”劉奇峰一發覺上當,趕緊想法子補救,侯衛軍可是自己的鐵杆,由他領導調查組,相信不會讓自己失望的。

但是薛國平如何能夠讓劉奇峰順心,他一本正經地說道:“這次聯合調查事關重大,我覺得還是應該由奇峰同誌親自掛帥比較合適。然後讓平元同誌任副組長負責具體調查工作,他是紀委書記,這種事情他更在行。”說完,他便衝常務副市長宋高山使了個眼色。

宋高山一點就透,立刻表態說道:“我同意國平同誌的意見,這麼重要的事情必須得一把手親自掛帥。”他故意隻說讓劉奇峰當組長的事情,決口不提範平元當副組長,但是偏偏第一句又說的是同意薛國平的意見,而薛國平的意見卻包含了兩個內容啊。

宣傳部長馬明海也不是笨人,立刻跟著說道:“我也同意薛市長的意見。”

這兩個人一說話,生生地把正在商量的事情直接推到了表決程序,薛國平本來就在常委會占據優勢,兩位中立的常委又不可能在這種小事上費腦子,於是薛國平的這個意見便輕鬆地獲得了表決通過。

由市委書記劉奇峰親自擔任組長,紀委書記範平元擔任副組長的聯合調查組正式宣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