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奸商(2 / 2)

唐飛確實是一個奸商,現在綠色食品非常走俏,超市裏人工養殖的野菜都能賣到十五塊錢一斤,他給李曉寧三塊錢一斤,說的好像還給了李曉寧多大麵子似的。他之所以說的這麼低,其實也是做生意的本能反應,他這是給李曉寧留了還價的空間。

不想李曉寧卻根本沒有提出異議,“價格的事先不談,你覺得先送多少貨來合適?”

唐飛略一思索說道:“少了沒意思。先來個三五百斤的吧!”

“我給你先拉一千斤。”李曉寧豪氣地說道,“這一千斤的野菜,我也不跟要菜錢了。你把運費給我包了就行。怎麼樣?”

“那敢情好啊!”唐飛開心地答道。現在城裏人講究的就是個綠色環保,像這種山裏來的純天然的東西,隻要衛生方麵能過關,在濱海這種地方,是不愁賣不出去的。運費也就是幾百塊的事兒,一轉手就能賺一萬多塊,還樂而不為呢?雖然唐飛不缺這一萬多塊,但是誰又會嫌錢多呢?

李曉寧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平山鎮太窮,根本沒錢用來在傳媒上打廣告,隻能用產品宣傳,前麵這一千斤野菜的作用就是打廣告,隻要能在濱海市的超市裏站住腳,就代表著成功。目光要放長遠,而不能僅僅盯著眼前的利益。

和唐飛談好之後,李曉寧立刻給張二娃打了個電話,讓他組織人手上山采摘野菜,然後運到濱海市來,產生的人工費用先由鎮財政上開支。

張二娃的動作很快,第二天下午一千斤野菜就運到了濱海市長途車站。唐飛早已經做好了安排,立刻聯係各大超市接貨。

第二天,在濱海市的幾家大型超市裏,就打出了醒目的廣告牌:“真正的綠色食品--正宗山野菜,讓利銷售。”

當李曉寧下課之後,帶著張二娃、趙愛華、白登科、顧芸等人到超市逛悠時,看到這一幕非常震驚。這些大型連鎖超市的工作效率就是高。一夜功夫,產品打上了條形碼,錄入了計算機,走上了貨架,直接與消費者見麵了。

李曉寧還注意到了,山野菜已經被超市的工作人員分裝成了一個個的真空小包裝,每袋隻有兩百克左右,售價卻高達八塊錢一袋。絕對是暴利。

野菜貨架前不停地有顧客來挑挑揀揀,看到這種情形,李曉寧倍感欣慰。但是,顧客看的多,買的卻少。看到這種情況,李曉寧微微皺了皺眉頭,衝張二娃說道:“你們都去買一點兒,一人先買十袋。”

“對,咱們都去買一點兒,湊湊人氣。”張二娃點點頭說道。於是,幾個人都買了十袋。

顧客的心理,向來都是買漲不買跌的,當他們對某件新商品的可信度產生疑竇時,他們往往依賴於其他顧客的購物傾向。看到李曉寧他們在瘋狂的購買,其他的人也有樣學樣,基本上都會拿起一袋兩袋的放進購物籃裏,特別是那些大媽們,更是一買就是十包八包的。

李曉寧把他們購買來的山野菜拿到市委黨校,當作禮物,每個同學都送了一包,說是平山鎮的土特產,讓大家嚐嚐鮮。

第二天,李曉寧又對張二娃他們說道:“你們今天的任務是去各大超市,繼續買咱們的野菜,每人至少買五十袋回來,記住,要分多次購買。最好一次隻買四五袋。我在濱海還有些朋友,要送人的。”

白登科說道:“何必這樣呢?反正這些菜也是我們送給他們的,直接跟他們領導說一聲,免費提一部分就行了。”

李曉寧故作神秘地說道:“叫你去你就去。不要問那麼多,山人自有妙計。”

張二娃現在對李曉寧已經是絕對的信任,當下也不多說,帶著其他三個人分別去了各大超市,分十次每人又買了五十袋回來。

李曉寧再次把買回來的山野菜帶到了市委黨校。這次是送給教職工們,每人送了十袋,其實李曉寧也知道,一次送他們十袋,自家根本就吃不了那麼多的,肯定也是送朋友。朋友送朋友,影響就慢慢擴大了。

到了第四天,唐飛的電話打過來了,“哥哥,好消息啊!”

“什麼好消息?”李曉寧心中充滿了激動,但是語氣卻故作平靜。

唐飛笑著說道:“你那一千斤山野菜全賣光了,太他媽的暢銷了,連我自己店裏想用都沒的用了。我都沒想到這野菜會這麼受歡迎,你猜怎麼著?一盤泡紅椒炒野山蕨賣到八十八都搶著點。你啥時有空啊?我想立刻就去你們平山鎮一趟,看看工廠建在什麼地方合適。”

李曉寧心中已是樂開了花,但是卻故意裝出一副不上心的語氣說道:“我現在在黨校上課,最近都沒空回去啊,這事兒不急,改天再聊吧。我這兒還有事。”

說完,李曉寧很幹淨利索地扣上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