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事難兩全(2 / 2)

林國棟的心理很複雜,一方麵是真愛李曉寧的才華,希望他能夠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另一方麵,又巴不得李曉寧不好,希望他淪落街頭,受盡折磨。

當然,林國棟不同意李曉寧去省紀委,還有其他方麵的考慮。紀委是抓貪官的不假,但是反腐敗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必須要反腐敗,可是還要有選擇地進行反腐敗。因為黨的政策還是需要大大小小的官員去推行,在全民皆貪的大環境下,如果像李曉寧那樣把所有的貪官都搞下來,那麼即便有再好的政策,沒人去施行,又有什麼作用?這個說法,看起來是謬論,是在為貪汙受賄辯解,其實卻是用千千萬萬血淋淋的事實換來的大道理!

社會上的清流,當然也包括一部分的憤青,眼睛隻盯著官員的操守,可是高層領導者要關心的是天下百姓,不能不考慮的更加周全一下!

清流和憤青們看到的是貪官們貪了多少,可是高層領導們看到的是百姓得到了多少。

當然,肯定會有人說,如果所有的官員都是清官的話,那麼百姓不是能夠得到的更多嗎?

話雖然是沒錯。其實作為高層領導,何嚐不想天下的官員都是清廉如水的?可是古今中外,多少清官,多少貪官啊?大家都不得不承認一個殘酷的事實--清官如鳳毛麟角,貪官如黃河之沙!百姓們呼喚清官,正是因為清官難覓啊!

天下官員貪腐十之有九,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將貪官全部一網打盡,那麼誰來替黨和國家分憂?誰來替百姓辦事?

真正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光知道喊口號的。吏治肯要革新,但是國家穩定也是根本!

林國棟能夠做到封疆大吏的位置上,想的自然比較深遠。他明白如果將所有貪官一網打盡的話,就將無人可用,國家也將不複存焉,但是如果不反腐的話,長此以往,貪腐之風必將愈演愈烈,一樣是要亡國的。

反腐的調子要不停地唱,時不時地就要痛下決心狠狠地殺一批貪官,特別是身居高位的貪官,這樣才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但是在這麼做的同時,還要安撫住大部分的官員,讓他們繼續安心做事。隻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使得政局不至於產生大幅度動蕩,也才能讓貪官們心存警惕,不敢太明目張膽搜刮百姓。

按照林國棟私下跟鄭昶所說的:皎皎者易汙,嶢嶢者易汙,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在當然的這種氛圍下,林國棟非常清楚不能“左”,也不能“右”,必須取中庸之道,既不能太放縱自己和部下,也不能充好漢英雄,行個人主義,對上對下,該怎麼辦還得怎麼辦,要都按政策按紀律了,那自己不僅幹不了很多事情,進步無望,恐怕連現有的地位都難以保全。所以,對反腐敗,他和許多地方的許多領導一樣,既不能不反,因為這是上級的政策和要求,也是民心所向,又不能真的大力去反,那樣的話,要麼是搞得雞飛狗跳牆,人心惶惶,眾叛親離,要麼是反到自己的頭上,誰能保證自己的屁股就那麼幹淨?現在屁股幹淨的領導能有幾個?

鄭昶在這方麵做的就比較好,該動手的時候,絕不留情,給人一種冷麵包公的感覺;但是,有取有舍,絕不一網打盡。而李曉寧則不同,他現在還年輕,想問題還比較單一,讓他去幹紀委,估計用不了多久,都能查到自己的頭上來。

林國棟心理很矛盾,想不好如何安排李曉寧;劉奇峰現在是有心無力;別人就更懶得替李曉寧著想了。於是,李曉寧的問題就被一直拖了下來。從他被救出來之後,整整兩個月的時間,組織上也沒有重新下文決定他的去處。而他同樣無法回金沙鎮,因為現在金沙鎮的黨委書記已經是鬱琅嬛了,鎮長也已經有了新的人選。他再回金沙鎮,算是個什麼身份?

李曉寧是個閑不住的人,在醫院裏躺了半個月,就出院了。既然現在組織上沒想好怎麼安排自己,“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無法施展,那就暫時先幹幹“修身齊家”的活吧。

唐薇來了電話,夢唐科技的第一款遊戲已經開始公測了。李曉寧現在處於放大假的時期,有的就是時間,作為夢唐科技的老板之一,逢此重要時刻,怎麼能置身事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