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鬼子來了(2 / 2)

李曉寧笑了一下說道:“那你覺得這十個億投入的值嗎?”

“值,肯定值!”蕭逸陽有點得意的說,“這個項目建成之後,立刻就會成為開發區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說起來這也是我們招商局的重要工作成果。你知道嗎,日本方麵稱,這個項目要建成亞洲第一的。”

“是嗎?”李曉寧再次笑了起來,“那你沒想想人家為什麼偏偏要來這裏建這個亞洲第一的工廠啊?”

蕭逸陽一愣,然後回答道:“因為我們在土地、稅收、用工等方麵都有很多優惠政策,所以才把他們引來的。”

李曉寧冷笑一聲說道:“就算你們一點兒優惠政策都不給,這些鬼子也不會在國內生產,我不知道你們是招商引資還是引狼入室。”

蕭逸陽不解的問道:“李區長,你,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李曉寧冷哼一聲說道,“這個項目的情況我來之前,已經事先了解了一下。這個項目要建設六條印刷電路板生產線,論規模確實算的上是亞洲第一。可是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蕭逸陽本來想說意味著錢,可是咽了下唾沫,還是乖乖滴跟著問了一句,“意味著什麼?”

李曉寧冷冷地說道:“意味著這個工程每天都要排放高達三萬噸的工業汙水,這些汙水將沿河流進入濱海的生活城區!這些汙水裏麵含有各種重金屬,多種化學汙染,以後美麗的河灘麵對的將是肮髒發臭的河麵,用不了多久,這就是一場生態災難。

還有就是有毒廢氣,製電路板產生的廢氣汙染治理難度較大,汙染物成份比較複雜,主要汙染物包括氯化氫、氮氧化物、硫酸霧等,而且廢氣處理量大。這些有毒的粉塵,對於工人來說從事這個工作簡直就等於慢性自殺,所以生產環節的環境控製成本以及雇工成本、賠償成本非常高。在日本的法律環境下根本生產不起。”

蕭逸陽被李曉寧說的有點尷尬:“這個,這個問題,我們也想過。區政府也非常重視,後麵會定期組織工人體檢,一旦發現一些工人有肺部病變的情況,會及時采取治療措施。而且,我們組織過論證,說是工人患病的幾率隻有百分之十。”

“百分之十?還隻有?難道蕭局長認為這個數字很小嗎?”侯帥情不自禁地插話道。

李曉寧卻冷笑一聲說道:“百分之十?可是有人告訴我,工人在這樣的生產企業的環境下有肺部病變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而且這個人還到當地的企業去實地考察過,他說有些人即使現在檢查沒有問題,將來肺部功能也必然會受影響。”

蕭逸陽訕訕地說道:“什麼人說的?有些別有用心的人的話,還是不要相信的好。”

李曉寧不禁搖了搖頭,在國內像蕭逸陽這樣的官員太多了。他們選擇性的變瞎子,變聾子。隻看自己想看的,隻聽自己想聽的。

像開發區馬上要引進的這個項目。在日本,這樣的產品是根本不敢在他們本國生產的,所以他們“好心”的搬到華夏國來,就是給他們重汙染企業提供的救命稻草。

事實上,濱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際工業園已經成為了世界重汙染企業的溫床……

外國人將高度汙染的製造產業搬到華夏國,為的是我們廉價的勞動力,最主要的是,很多製造產業在他們的國家都是明令禁止的,於是,製造商就不得不將本國的產品生產搬到了外國,自己國家的基地就隻負責研發和宏觀的管理。發展中國家都是目光短淺的,為了外彙,為了提高自己城市的GDP,為了提高某些政客的業績,外商來了,大呼歡迎,不在乎環境,不在乎自己國家孩子的健康,不在乎製造企業有可能給環境帶來的汙染……

這些話李曉寧並沒有說出來,因為他知道跟蕭逸陽說了也是白扯,蕭逸陽既不理解,也做不了主。他還是要去麵對張輝,麵對薛國平。他要對開發區現有的招商引資項目提出否定意見。他要建議市裏把投資用到別的地方去,比如說普及義務教育、改善工人勞動環境。當然了,李曉寧也明白,這些建議雖然好,卻不符合市裏發展經濟、提高GDP的工作目標。事情還得一步一步來,第一步,他還得先把國際工業園救活。不然他說的話沒人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