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淒苦雨(1 / 2)

嘉祥四年,以江南古越部族、百乞部族為首的大大小小近百部族在泛江南地區舉起反旗,朝廷先是嚴令江南道及周邊鄰道廂軍進行鎮壓。

初期江南部族因初入戰場缺乏方方麵麵的基礎和準備屢戰屢敗,兵力蜷縮在江南道婺州、處州、麗州、稠州等幾大要點,外圍交通樞紐及戰略防禦要地均被江南道各路廂軍奪回。

但廂軍也因輕敵和反抗部族的初期熱血進擊而付出了血淋淋的慘痛代價,一時之間雙方都無力進行大規模的攻防激戰,至此戰役進入相持階段。

戰報雪花片般鋪滿軍部大案之後,朝廷樞密院的大佬們回憶往昔戎馬歲月,越發對廂軍的戰鬥力恨的牙癢癢,曾幾何時自己部下的兒郎們變得如同豆腐般軟弱,竟然如此的令一班拿鋤頭鐮刀身披蓑衣鬥笠的烏合之眾捅的千瘡百孔?!

手上拿的難道不是明晃晃的大刀而是黑乎乎的燒火棍?!雖然已經將反賊圍困,但是卻沒有餘力一鼓作氣拿下這些賤民,我廂軍的臉麵何在?我軍部的臉麵何在?

樞密院成天要在中書省那幾個老不死的冷嘲熱諷中受盡酸楚,都察院罵人不帶髒字的奏章居然說麵團再怎麼軟趴趴的也能噎死個把人,廂軍隻怕是連麵團都不如。

連一向對大慶軍方無比信任和自豪的大慶宗政帝都已經有點不高興了,幾次若有若無的夾帶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但是落在樞密院大佬的耳朵裏卻多了很多其他的味道。

無奈啊無奈,隻是形式比人強!戰兵守衛邊疆,餐風露宿枕戈待敵,貿然調派很有可能會影響慶國周邊的邊疆安寧!其他道的廂兵遠水解不了近渴,何況大慶國疆域遼闊,不同道的廂兵平時操練的內容也不盡相同,貿然前來清剿之下很可能因為水土不服被反叛部族反將一軍,到時候樞密院就真的是黃泥掉進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啦!

左右為難都是為難,這也不行,那也不是,那總不能樞密院的幾把老骨頭去帶頭衝鋒吧!終於,在無可奈何下,中書省的嘲諷奚落和比肩而至的都察院的口水聲中,宣慰使韓功德在都察院一眾的噴火目光中,走馬上路了!

江南麗州,一座經不住戰火摧殘而過半倒塌的城隍廟內,一個十來歲的小人兒在瑟瑟的發著抖,殘破的蓑衣肩披已看不出原先的棕本色,取代的是鮮血粘染泥巴和火煙灰燼之後的黑灰色。

蓑衣有點大,原本包裹成年人肩部的肩披都已經差不多將這小人兒全部遮蔽。秋雨時不時的落下一陣,淅淅瀝瀝,不多也不少,卻在這個季節這個地點這個環境中,一滴滴的冷進小人兒的身上,冷進他的心裏,冷進他的骨髓的同時深深的印刻在他的腦海裏。

身上的蓑衣肩披散發著若有若無的腥臭味和惱人的煙火味,自覺不自覺的鑽進小人兒的鼻腔。在秋雨暫停的那些片刻,這味道總會顯得特別的清晰。

可就是這麼件惡心到不能再惡心,腸胃百轉千回卻連最後一滴胃裏的酸水都吐不出來的肩披還是他在半個時辰前從一個試圖把捆綁肚皮的破布條中用顫顫抖抖的手塞回幾截看不出顏色的腸子,卻最終無力滑落雙手的瀕死的枯瘦男人身上扒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