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約公元前479~前381),姓墨名翟,魯國人,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
墨子提出“兼愛”、“非攻”、“節用”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為“顯學”。
墨子有很多學生,其中有一個學生名叫耕柱子,這個年輕人既聰明又好學,但是墨子卻常常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有時候墨子還會在很多人麵前訓斥耕柱子,讓他覺得很沒有臉麵,在眾人麵前抬不起頭。
一天,耕柱子又一次被墨子批評過之後,終於忍不住了,於是氣衝衝地來到墨子的房間,問道:“老師,您總是在別人麵前批評我,難道在您心目中,我就那麼差,沒有一處比別人好的地方嗎?”
墨子起身在屋裏走了一圈後,微笑著說:“耕柱子,既然你這麼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那我倒要先問你個問題。假如老師現在要上太行山,你說是趕牛好呢,還是驅馬好呢?”
耕柱子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當然是驅馬好啊。
墨子又問:“那你告訴我,為什麼驅馬好?”
“這個道理很簡單啊,因為馬本來就跑得快,驅馬可以使它跑得更快。而牛卻不行,它總是那樣慢慢吞吞的,即便打死它也沒有馬快。”耕柱子自信地回答道。
墨子聽完耕柱子的回答後笑著說:“這就對了,你在老師心目中就是一匹快馬,我之所以總是批評你,就是希望你能快上加快,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太行山頂啊!”
耕柱子這時才恍然大悟,於是撓著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是我錯怪您了,對不起!我以後一定會虛心聽取您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