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一種人喜歡處處表現出自己的聰明,雖然自己也許並不如同想象中那般厲害,但是他們卻總是希望他人不如自己,並事事表現。這樣的人是真聰明嗎?並不見得,事實上,這樣的人才是生活中最傻的人,他們把自己變成了靶子,時時都有可能會受到他人的攻擊。有些人看上去很傻,平時反應都要比別人慢上半拍,但卻是“心中揣著明白裝糊塗”,這樣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裝傻”是一種技巧,它並不是要一個人時時都在“作假”,而是一個人為局勢所需,做出適時的“裝傻”之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給他兒子寫過很多信,大部分的信都是告訴他兒子做人的道理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其中有一封便是專門說明“裝傻也是一門學問”的。
商代末期,商紂王通宵喝酒而忘記了當時是什麼日子,問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派人去問箕子,箕子對他的從人說:“身為一國的主人,而讓一國的人們都忘記了月日,國家就很危險了。一國的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日子,”而隻有我一個人知道,我也就很危險了。於是對使者推辭說自己喝醉了酒,也記不清是什麼日子了。
“難得糊塗”曆來都被推崇為高明的處世之道,懂得裝傻者往往是真正的智者,他們或許曾經滄海閱盡人間興衰,從苦辣酸甜的百味中體驗到人間爭強好勝的無聊,從而讓自己不去計較得人得失成敗,以靜處人世事。
與不如自己、但是卻有著強烈嫉妒心的人交往時,最重要的技巧便是適時“裝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糾正對方的錯誤。人際交往,裝傻可以為人遮羞,自找台階;可以故作不知達成幽默,反唇相譏;可以假癡不癲迷惑對手。你必須有好的演技,才能演得可愛,“瘋”得恰到好處。誰能不領會大智若愚之神韻,誰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那些不懂得裝傻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單純而失敗。
齊國的隰斯彌去見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台向四麵眺望。三麵的視野都很暢通,隻有南麵被隰斯彌家的樹遮蔽了。田成子當時也沒說什麼,隰斯彌回到家裏,叫人把樹砍倒,沒砍幾下,隰斯彌又叫別砍了。他的家人問:“您怎麼又這樣快改變主意了。”
隰斯彌答道:“諺語說,知道深水中的魚是不吉祥的。田成子是有篡位野心的人。如果我表現出能夠在精微處察覺事情的真相,那我必然會有危險了。不砍倒樹,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別人的隱秘,那罪過和危險就不得了。所以我才決定不把樹砍倒。”
在戰場上,當你與敵人交戰時,不要太聰明,學會裝傻;因為當你的對手認為你很聰明的時候,他會打起120分的精神來應對你,會讓你頭痛不已;而當你很傻,你的敵人對你會放下心來,試問如果是你自己的話會不會對一個看上去沒有能力又很蠢的人太留意呢?但是勝負往往就在這一念之間;學會在敵人麵前裝傻,是一種示弱,但又是一種高明的策略,因為這會為你贏得時間與奪取勝利的機會,甚至是贏得敵人的友誼與寬容的機會,這樣的人才最容易成功。而那些不善於裝傻的人,到最後隻有死殺硬拚,終成敗將。
當今社會,我們一定要在關鍵時刻學會裝傻,懂得與人交往的技巧便是“故意裝傻”。有些時候,故意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是惹禍上身的重要原因,隻有學會了讓自己在關鍵時刻學會裝傻,我們才能達到趨利避禍、成功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