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六章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1 / 1)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裏征人駐馬蹄。

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雲低。

天山巉峭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

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隻是一丸泥。

——林文忠《嘉峪關》詩

自安西而東、經玉門縣,四百七十裏至嘉峪關。嘉峪關居嘉峪山西麓,依山坡結構,當長城之尾閭,扼西域之要衝。居高憑險,氣勢沉雄,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概。城分內外二重:內城作正方形,東西辟二門,外城則形較長方,於其南東、東北、正西各辟一門,以後者為關之主門。關樓上原題有“天下第一雄關”六字,今已毀。西望大漠,黃沙浩蕩,恍若海洋之渺無涯際。古之流配出關者視為畏途,多存無生還之望,故關壁題詩至多,如:“一出嘉峪關,兩眼淚不幹,往後看,看不見,朝前看,黃沙白草無人煙。”語雖俚俗,而人情景物,蓋得其真。又出關者,每以石投牆,聲啾啾如雛雞,蓋流俗相傳,謂投石有聲者,可望生還,故牆已為之凹。投之他所則否,屢試皆驗,不解其理。回憶民國二十一年,餘初次西遊,因入新路阻,留此一宿即返。光陰易度,忽忽十餘載,新疆之遊,卒得如願以償,重念漢光武“有誌事竟成”一語,平添無限旅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