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原地休息!”
劉昉目不轉睛的望著魏軍的動靜,之前還是塵土飛揚,隊伍也沒現在整齊,完全是倉皇而逃的情況。現在隊伍不僅速度慢了許多,甚至還有一部分兵力分開來,儼然是在為大戰準備,所以劉昉斷定司馬懿不再執意前往壽春,反而選擇與自己一戰,微微一笑道:“這樣才有意思,要不然豈不是浪費我親自前來。”
劉昉的命令無人敢違背,又派出三人前去打探消息,其餘人全都原地休息,待探子回報的情況與劉昉猜測一般無二,他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接著,又吩咐將士吃些幹糧補充體力。
“陛下,司馬懿莫不是想要與我等正麵交鋒?”
劉昉沒有回答薑維的話語,微笑地看著他,反問一句,“如果你是司馬懿,換做是你的話,你會如何做?”
薑維沉思片刻,道:“如果是末將遇到這樣情況,一定會選擇交戰。”
“哦!為何選擇交戰?”劉昉笑眯眯的道。
“如今曹叡身在壽春,又被我軍圍困,難以脫身而出,要是一味地前去救駕,不思後果,怕是整個曹魏都要被我軍奪去。即便曹叡安然無恙,然長安、許昌等郡縣都已經失守,曹魏名存實亡。”
薑維分析道:“此乃其一,第二個原因是陛下在此。即便壽春被圍困,我軍要想攻破防守,也不是三五就可以。隻要活捉陛下,壽春之圍必解。並且有了陛下作為人質,不僅不懼怕蜀軍,還可以趁機反攻我蜀漢。兩軍兵力懸殊,必須得戰,戰有一線生機,不戰必死無疑。”
薑維在諸葛亮死後成為蜀國唯一能夠抗衡曹魏的力量,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勇猛,更因為他懂得審時度勢。身為將領隻有勇猛並無謀略,算不得真正的將領,充其量不過是莽夫,勝利也不過是一時,非長久勝利。
劉昉深知薑維是真正的人才,故而此次追擊司馬懿,他讓薑維隨軍出征,反而讓趙雲留守後方主持大局,待諸葛亮回合後,再率領大軍前來接應,他想趁此機會好好觀察薑維是否真的有勇有謀,結果是他想要的。
劉昉欣慰的點點頭,讚道:“分析得不錯,司馬懿是不得不戰。若非如此,我豈會親自追來?”
趙風驚疑道:“這麼你早就知道了?”
“是,也不是!”劉昉回道,“當初在渭水時,我就已經算準司馬懿決不會與我軍交鋒,從一開始我就打算長久戰。果不其然,後麵發生的事情也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沒想到司馬懿真的會上當,撤兵準備前去救援曹叡。”
“如果那個時候司馬懿要是保持冷靜,仔細分析也定能想到壽春被困不過是暫時,就算是救援也不應該是他前往。但是,曹叡還是派使者前往讓他前去救援,這倒是真的幫了我忙,省去一些麻煩。”
“渭南到壽春相距少也有千裏之遙,豈是一朝一夕就可到達。如果真的危機萬分,許昌軍也不可能坐視不理,其它郡也會出兵救援。或許曹叡被我軍包圍時,不曾擔心自己的安危,反而是擔心司馬懿趁此機會奪取曹氏江山,這樣也給了我們攻占曹魏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是曹叡親自送來的。既然如此,我又怎麼會讓他的心意白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