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真的要一個月拿下東吳?”
群臣看見滿頭銀發的劉昉全都愣住了,接下來他的話又再次震驚朝野。一個月攻下東吳,這事根本就不可能。即便東吳兵力與漢朝相比差了很多,可是孫權三代皆在吳郡,早已根深蒂固。
如果一個月便能攻下吳郡,那麼曹操在世時為何遲遲不能攻破,反而被吳軍反撲攻打許都。雖說吳軍北伐失敗了,也見證了吳軍的實力,最重要的是吳國之內赫赫有名的將領也不少,這事真的很難。
“難道我是在說笑嗎?一個月足矣!”劉昉堅定地眼神,群臣不明白他為何如此肯定,又接著說道:“兩軍交鋒不僅僅是兵力的交鋒,最重要的是兩國的實力,還有智謀。如果吳國境內發生混亂,那麼一個月攻下東吳你們認為可行否?”
頓時,眾人沉默不語,要真的是那樣,一個月拿下東吳不在話下,甚至時間還可以再提前。隻不過這事真的可能嗎?孫權可不是傻瓜,他自然清楚這事發生後吳國會發生什麼,怎麼可能看著它發生。
“事已至此,我也不再隱藏實力了!”劉昉淡淡的說道,“無論是北伐攻打曹魏,還是東征吳國,這些都是統一中原必經之路。曾經曹魏對我們很是忌憚,一直沒有尋找機會從內部瓦解。另外,那個時候咱們的實力不如現在強大,又有內患尚未平定,隻能退而求次。”
“北伐之時我們的力量足以與曹魏分庭抗衡,之所以與東吳結盟也不過是隱藏實力,消除曹魏與東吳對我們的戒備之心。即便孫權出爾反爾,撕毀盟約,對我們也沒影響。”
“曹魏已經滅亡,東吳自然不在話下。當初孫權已經違背結盟誓言,我怎麼會視而不見,為了以防萬一便有此想法安排人員進入吳國內部。隻不過這事拖到我們與之開戰才真正實現,可以說東吳的情況我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皇上,您早已安排內應在東吳?”
劉昉點點頭道:“不僅僅是內應,甚至一些地方郡縣都是我們的人在管轄。即便是我都沒有想過他們會完成的如此出色,有些人則已經成為東吳的朝廷重臣,有些則在軍中,可以說無孔不入。”
當初,劉昉親自率領大軍準備攻打東吳,皆因為孫權用計殺害了關羽。不過關羽的死倒是成就了自己計劃,那些跟隨一起前往的士兵,有一部分沒有回返,反而進入吳國境內一直秘密的隱藏起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終於是收獲的季節。
此事真正其中緣由的隻有徐庶一人,朝堂之上其他人根本不知情,這也是為什麼劉昉如此自信的原因。
現在孫權與自己開戰,根本沒有任何勝算,他對吳國的情況十分了解,而孫權對自己則是一無所知,相比較之下,東吳注定要失敗。縱然孫權著手調兵遣將,仍然阻擋不了漢軍的腳步。
此時事情已經明了,一個月拿下東吳足夠了!
劉昉下達東征吳國的旨意,靠近東吳邊境的百姓則被遷移至內陸,避免戰爭帶來的禍亂。趙雲、趙風、薑維、魏延、馬超等人再次披掛出征,黃忠因年老體弱,留在洛陽休養並未出征。
孫權得知漢軍已經殺來,嚇得魂不附體,急忙命令大將統領三萬大軍抵擋。由於東吳並未準備充分,一次次的戰敗讓將士的士氣大跌,而且就在孫權思索如何迎敵之策時,吳國的一些郡縣太守紛紛打開城門迎接漢軍到來,甚至有些軍隊也一並歸降於漢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孫權急了,他害怕漢軍兵臨城下。每天醒來都有一座郡縣失守,完全不抵抗,甚至可以說是心甘情願的歸降,這讓孫權很無奈。有些郡縣拚死抵擋,仍然阻止不了漢軍步伐。
武陵郡、長沙郡、衡陽郡、桂陽郡、湘東郡等一個接一個的失守,就連交州也被漢軍攻破。漢軍勢力已經將吳郡形成包圍之勢,接下來將是豫章、建業、臨川、建安等郡,最後便是吳郡。
吳國大軍在漢軍眼裏根本沒任何戰鬥力,甚至到最後郡縣太守幹脆下令開城迎接漢軍,就連抵擋都放棄了。孫權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一切來得這麼快。
“難道這都是劉無忌的計謀?”
孫權冷靜下來想起每次漢軍有任何動作時,自己想要進一步動作就會發生內患,一些盜賊或是不知名的勢力從中幹預,要不就是斷去糧草,要不就是鼓動百姓,說漢軍才是正統,他孫權不過是竊國者,到處宣揚漢朝統一中原的言論,孫權已經厭倦了,奈何他的鎮壓隻是一部分,本以為平息了,沒想到這次居然再次爆發,甚至可以說過之而無不及。
孫權猛地想起自己一次次的接到戰報時,有些郡縣太守抵擋還派人前來求救,有些則故意隱瞞漢軍已經攻下郡縣,援軍抵達後基本上有去無回,可以說這場戰鬥下來吳國損失慘重,而這些聯係在一起,孫權方才明白吳國早已有漢朝的內應。
“原來他早有此野心啊!”
孫權苦澀的笑了笑,抬頭看向眾人,他終於下達最後的旨意,不再進行反抗,直接下令所有郡縣太守開城歸降,迎接漢軍入城。孫權說完用光了身上所有的力氣,整個人癱坐在墊子上,一言不發的望著前方。
曹魏滅亡時,孫權就已經有所擔心,劉昉的做法驗證了自己的猜測。隻是沒想到差距這麼大,曹魏滅亡還持續了數月之久,而他東吳滅亡不到一個月就已經接二連三的失去郡縣,距離滅國也不過咫尺之間。
當徐庶、諸葛亮二人再次率領大軍進入吳郡時,城門大開,群臣已經跪地迎接,唯有孫權一人仍然留在宮中,並未出迎。現在他哪裏還有臉麵麵對江東父母鄉親,身為吳國皇帝卻眼睜睜的看著父兄打下的江山葬送在自己手中。
“漢臣拜見吳君?”
諸葛亮、徐庶得知孫權所在何處,他們二人恭敬地去迎接。不僅僅因為孫權是吳國皇帝,還因為他是皇後孫尚香的兄長。孫尚香在劉昉心中地位遠遠超出眾人想象,不敢有絲毫得罪之處。
“吳君?仲謀已經不是君,而是罪犯了!”孫權苦自嘲的笑道,“為何劉無忌沒有親自前來,難道在他眼裏我吳國真的如此弱小,他都不願意親自領兵出征?不過事實也是如此,就算他未能前來還是勝了。”
徐庶、諸葛亮二人都曾受到孫仲謀的禮遇,他們是取得勝利,不過沒有趾高氣昂。當他們看見孫仲謀自嘲的笑容時,對視一眼,決定跟他說出真相,正聲道“陛下未曾親自前來乃是因為皇後傷重,分身乏術。”
“皇後傷重?阿香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你們快說!”孫權本來沮喪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擔心起來,事情已經擺在眼前,容不得他不得不接受。現在聽聞自己的妹妹有事,他哪裏還有工夫傷心。
“具體因為什麼我們也不清楚,隻知道皇後乃是自殺。若非皇上出手,怕是回天乏術。”
孫權大怒道:“這個劉無忌真是該死,我將妹妹交托於他時曾信誓旦旦的說要保護好我妹妹,現在居然讓我妹妹差點死去,這筆賬等我來了再與你好好算清楚。”
諸葛亮、徐庶二人也沒有將孫權當成犯人看管,他仍然可以自由行動。孫權得知妹妹重傷,哪裏顧得了那麼多,吳國已經沒了,妹妹可不能有任何事情,心急如焚的騎快馬直奔洛陽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