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與成功人士的交往藝術(2 / 3)

最後,適當展示自己的能力,以贏得大老板的青睞。大老板一般都愛才、惜才,如果你一貫表現出對他意見的讚同,不敢表現自己獨到的見解,他會反感你的。因此,適當地表現自己的獨特才幹,是會受大老板喜歡的。當然,你不能表現得太過鋒芒畢露,讓人一見就覺得有喧賓奪主之感。

與大老板有過幾次接觸,並感覺到他對你態度不錯,那麼別出心裁送贈禮品是聯係大老板情感的重要方式。這要針對大老板的具體情況,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委托他人。不一定昂貴就是好禮品,要贈送,就要送他特別喜愛的東西才是。同時在贈送方式上也要別出心裁,從包裝樣式、贈送儀式都要顯得別具一格。

寫信是交流思想、聯係感情的好方式。隨著電訊事業的發展,電腦技術的開發,很多人的聯係方式都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聯係,很少再看見以書信方式交流了。你用書信方式向大老板請教問題,交流思想,他會感到很親切,所以這是你結交大老板的恰當的方法。

讚美成功人士

在積累人脈資源的過程中,懂得如何讚美別人是討得對方歡心的最佳方式。“良言一句三冬暖”,適當的讚美,溫暖別人的心,也溫暖自己的心,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讚美是一門學問,其中的奧妙無窮。

“讚美”的實質是能抓住讚美的事物的實質。許多人常犯的錯誤,見了什麼都說好,見了誰都說高,有的是不懂裝懂,有的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語言不到位,說不到點子上去,切不中要害,缺乏力度。在書法展上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似懂非懂,不懂裝懂的人發出這樣的讚歎:“這字寫得真好!”問他究竟好在哪裏,他支吾半天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或者有人慨歎:“這手字真乃絕活!我一個也認不出來!”如此讚揚,自露淺薄。

做一個讚美者,要懂專業知識。“隔行如隔山。”現代社會中專業分工很細,各專業相對獨立,自成相對封閉的係統。如果知識麵狹窄,無疑就成了“門外漢”,空懷一顆善良的心,卻找不到讚美的話題。

首先,要善於使用專業術語。術語是構成一門學問的細胞,是其基本構成要素和基本概念。

其次,對某一行要有一定的造詣,你的讚美才會令人接受,並視你為知己好友。

讚美者還要表現獨具慧眼。獨具慧眼的讚美者善於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優點、長處和意義。

再次,了解引以為榮的事。

人不是曆史的符號,但在每個人成長發展的曆史過程中又滿載著曆史記錄,其中不乏自己引以為榮的事情。對這些引以為榮的事情,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較高的評價,如果能夠得到衷心地肯定和讚美,更是讓人高興和自豪的事。

如何求成功人士幫助自己

有時你看準的人,他卻不一定願意與你相處,與你共事,為你效勞。怎麼辦?世上沒有攻不破的堡壘,更沒有感動不了的人。你求人幫助,尤其求那些功成名就的人,那些身懷絕技的人,那些個性特異的人,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

清光緒某年,鎮江知府大人想為他的母親做80大壽,消息傳到周炳記木號,周老板愁眉頓開,高興萬分。周老板為何高興?原來那時鎮江木號的木材,大部分堆在江裏。為此,清政府每年要索納幾千兩銀子的稅貼。木號的老板們為了放寬稅貼,隻好向知府大人送禮獻媚。可這位知府自稱清正廉明,所贈禮品均拒之門外。

周老板正在設法尋找接觸的機會,聽說知府的老母要做大壽,頓時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他知道知府大人是位孝子,對老夫人的話是百依百順。隻要打動了這位老夫人,也就等於說服了知府大人。

周老板派人打聽老夫人喜歡什麼,得知她最喜歡花。可眼下初入寒冬,哪來的鮮花呢?周老板靈機一動,有了辦法。

老夫人做壽這天,周老板帶著太太一行早早來到知府大人的後衙。周太太一下轎,丫環們就用綠色的綢緞從大門口一直鋪到後廳,周太太在地毯上款款而行,每一步就留下一朵梅花印。朵朵梅花一直“開”到老夫人的麵前,祝老夫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老夫人聽了笑眯眯的,連忙請他們入席。

宴席期間,上了24道菜,周太太也換了24套衣服,每套衣服都繡著一種花,什麼牡丹、桂花、荷花、杏花……看得老夫人眼花繚亂,眉開眼笑。直到宴席結束,周太太才說請知府大人高抬貴手,放寬木行稅貼。老夫人正在興頭上,忙叫兒子過來,吩咐放寬周炳記木號的稅貼。既然母親開了“金口”,孝子不能不點頭答應。

從此,周太太成了知府家中的常客,每次來都“借花獻佛”。那孝順的知府大人也因母命難違,就對周老板另眼相看。

有些人並不是心甘情願地為你做貴人的,這就要想辦法,讓他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像周老板就很會想辦法,他先從老太太入手,給知府大人施加壓力,使知府大人不得不做自己的貴人。

當然,這種逼人上轎的辦法,隻能是不得已而為之,並非最善之策。如能在滿足對方需求的前提下,讓對方自願效勞,是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