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與陌生人的交往藝術(1)(1 / 3)

對於要不要和陌生人接觸,我們大部分人恐怕從潛意識裏麵都會說不。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被灌輸了陌生人的種種可怕之處,長大之後可能多多少少受到陌生人的騷擾,所以我們在潛意識裏麵大都形成了對陌生人的抵觸情緒。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麵臨著許多不得不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形。你在舉辦一個產品的發布會的時候,你需要麵對那些跟你幾乎沒有什麼關係的記者;你在公開演講的時候,你需要麵對素昧平生的聽眾;當你一個人出差或者旅遊到某地時,你需要麵對陌生的當地居民;當你求職麵試的時候,你需要麵對著陌生的麵試官……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你都需要和陌生人交往。因此,我們不得不放下習慣的心理抵觸情緒,開口和陌生人說話,交往。這樣,我們才能從他們那裏獲取有益的資訊以及適當的指點,這無疑有助於我們的成功——甚至直接決定了我們的成功。

讓陌生人和你一見如故

一見如故,這是成功交際的理想境界。無論是誰,如果具有跟大多數初交者一見如故的能耐,他就會朋友遍天下,做事就會左右逢源;反之,如果缺乏跟初交者打交道的勇氣,不善於跟陌生人交談,他就會在交際中處處受阻,事業也就難以成功。當今正處在改革開放時代,對大多數人來說,交際麵越來越廣,跟初交者一見如故的交際才能越來越顯出其重要性。可以說,讓陌生人跟你一見如故,是讓陌生人支持你的最核心的思想。

怎樣才能跟初交者一見如故?下麵介紹的幾種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奇效。

讓陌生人和你說話:找準共同點

和陌生人初次見麵,良好的談話是打破陌生感的不二法門。那麼,怎麼才能打開和陌生人談話的局麵呢?心理學表明,如果能夠找到和陌生人的共同點,就可以打開初次見麵互相不熟悉且心存戒備的窘境。

察顏觀色,尋找共同點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精神追求,生活愛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們的表情,服飾,談吐,舉止等方麵有所表現,隻要你善於觀察,就會發現你們的共同點。一退伍軍人乘車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駕駛員後麵。汽車上路後不久就拋錨了,駕駛員車上車下忙了一通還沒有修好。這位陌生人建議駕駛員把油路再查一遍,駕駛員將信將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這位退伍軍人感到他的這絕活可能是從部隊學來的。於是試探道:“你在部隊呆過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來咱倆還應算是戰友呢。你當兵時部隊在哪裏?”……於是這一對陌生人就談了起來,據說後來他們還成了朋友。而這就是在觀察對方以後,發現都當過兵這個共同點的。當然,這察顏觀色發現的東西,還要同自己的情趣愛好相結合,自己對此也有興趣,打破沉寂的氣氛才有可能。否則,即使發現了共同點,也還會無話可講,或講一兩句就“卡殼”。

以話試探,偵察共同點

陌生人為了打破沉默的局麵,開口講話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開場,詢問對方籍貫,身份,從中獲取信息;有人通過聽說話口音,言辭,偵察對方情況;有的以動作開場,邊幫對方做某些急需幫助的事,邊以話試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煙,也可以發現對方特點,打開口語交際的局麵。兩個老年人從某縣城上車,坐在一條長椅上。其中一人問對方:“在什麼地方下車?”“到底,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麼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親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從南京來走親戚的。”經過雙方的“火力偵察”,雙方對縣城熟悉,對南京了解,都是親戚的共同點就清楚了。兩個人發現對方共同點後談得很投機,下車後還互邀對方做客。這種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實際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火力偵察”,發現共同點,向深處掘進而產生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