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十一,離會盟還有一天的時候,所響應討董檄文的天下群雄們都抵達了陳留,隻有呂布代替丁原出席。一時間,陳留成為了天下精兵的彙集地,陳留城方圓十裏內都駐紮著密密麻麻的人,光這次會盟的兵力,就高達三十五萬人左右,就這還是撇開了劉表在南陽的兵馬,以及丁原、王匡、張揚在野王的兵馬。
八月初一,從雲的裂縫裏,從那橙黃色的、襯著太陽的邊緣上,陽光成為一種寬闊的扇子一樣的光線,斜斜的投射下來。在寂寥的天空下,陳留城西十裏外的鳴雁亭附近築起了一座高台,高台高三丈,寬六丈,四麵都有階梯,在高台的頂端平台上,立著一尊巨鼎,巨鼎中燃燒著熊熊的火焰,四個角落裏都插滿了旌旗,各種各樣的旗幟都在微風中擺動。高台下麵,各路兵馬都整整齊齊的排列開來,四麵八方的將高台圍定,靜待高台之上會盟儀式的完成。
巨鼎的正前方,一共站立著二十多個人,都是這次前來會盟的各州刺史、各郡太守、各個領兵的將軍、校尉。眾人的手裏都握著幾根檀香,不分官爵名位,分成三排站定,在發起這次會盟的袁紹帶領下,一起焚香祭天。
早在昨天夜晚,所有參加會盟的諸侯都齊聚一堂,共同推舉袁紹為這次會盟的盟主。之後,在曹操的建議下,以劉虞、袁術為副盟主,高飛、曹操為參軍,丁原為北路先鋒、劉表為南路先鋒、孫堅為中路先鋒,都得到了各路諸侯一致的認同。
袁紹此時身穿太尉朝服,腰中懸著一柄佩劍,焚香完畢之後,便轉過了身子,對眾人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今我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話音一落,曹操便使人抱著酒壇子走了上來,將酒碗一一擺開,分別斟滿了烈酒。
袁紹當先走到那些烈酒麵前,拔出了腰中的佩劍,伸出左手拇指,狠狠地在劍刃上一劃,便讓鮮血從手指中流淌了出來,滴到了酒碗裏,並且高聲喊道:“今日歃血為盟,凡參與此盟者,必須以誅殺董卓為己任,若違背此盟者,天下人可共同伐之而後快!”
其餘人紛紛效仿,輪到高飛時,高飛也在酒碗裏滴了兩滴血,心裏卻歎道:“說的比唱的好聽,經過我這幾天的了解,前來會盟的諸侯也無非是來湊熱鬧的,真正本著救國救民之心的人,簡直少之又少。就連我都存有私心,何況其他人呢?”
當所有的人都歃血為盟之後,袁紹便和眾人一起端起了酒碗,和眾人互相交換了酒碗,彼此喝著不同人的帶血的酒。
高飛也不知道自己端起的是誰的酒碗,他的臉上出現了一絲憂愁,看著酒碗裏已經淡化開的血液,他也不知道這酒碗裏的血幹淨不幹淨,又或是有沒有什麼遺傳的疾病沒有。他把酒碗端到了嘴邊,看眾人都喝了一口,便將剩餘的酒連同酒碗一起摔在地上摔得粉碎,他連嚐都沒敢嚐,直接將整碗酒摔在了地上,而且摔得幹脆利落,摔的痛快淋漓。
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音過後,隨著袁紹的一聲“出兵”的高喊,在場的所有人都一起抱拳道:“諾!”
於是乎,會盟過後,群雄陸續下了高台,劉表、呂布帶著自己的人先行一步。其餘的人都各自整合自己的兵馬,徐徐開拔。
高飛先來到了孫堅的部隊中,走到了孫堅的身邊,朝孫堅拱手道:“文台兄,你我兄弟尚未來得及長敘,就要各自分開了。我等在此會盟,遷延了些許日子,董卓早已經得知了消息,已經在滎陽一帶設下了重兵把守。你為中路先鋒,第一關便是汜水關,小弟祝文台兄旗開得勝,三天後我便帶兵馬前去支援。”
孫堅隻笑了笑,對拍了拍高飛的肩膀,朗聲道:“賢弟多慮了,我這五千兵馬雖少,可也是部下精兵,何況我帳下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將賢弟也親眼見過,不管董卓那廝在汜水關駐紮了多少兵馬,我孫文台都要攻克此關,以仰我盟軍之威。”
高飛沒有再說什麼,江東猛虎他是知道的,隻要他處理好後方的事情,不讓孫堅有什麼後顧之憂,孫堅必然能夠攻克下汜水關。
孫堅翻身上馬,朝高飛拱手道:“賢弟,為兄就此告辭,請賢弟等著我旗開得勝的消息吧!”
“文台兄一路保重!”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