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月前,孫策、魯肅、周泰趁著被關押著的典韋鬧事,文醜去看護典韋之際,從燕軍那裏不辭而別。三個人本來是打算要回吳國的,可是走到半途,孫策突然改了注意,說要去燕國看看,說是要打聽一下燕國的民情,想知道為什麼燕國的百姓那麼擁戴高飛。
當時魯肅、周泰都極力反對,但是拗不過孫策的一再堅持,最終同意了下來。
後來,魯肅便想出了一個計策,暫時混進了燕軍的軍隊裏,然後等在黃河邊,恰好燕國娘子軍被大船運到了南岸,他們便混上了船,乘船返回了河北,之後一路向北,一路上喬裝打扮,這才到了鄴城。
一聽說喝酒,周泰眼睛裏就冒光,想想這一路上風餐露宿的,沒有吃過一頓好飯,也沒有喝過一口好酒,此時既然孫策主動提出來了,那他當然同意了,跟著孫策便向前走,興奮地喊道:“好啊好啊,咱們去喝酒。”
魯肅皺起了眉頭,攔住了孫策和周泰,說道:“不行,喝酒容易誤事,最好不要喝酒,我們現在是在燕國,不是在……總之不行就是不行!”
“公子,子敬先生不讓,那咋辦?”周泰歎了一口氣,扭頭看了孫策一眼,問道。
孫策笑道:“子敬不喝,咱們去喝,反正錢在你身上。”
“說的也是。”周泰笑了,白了魯肅一眼,便跟著孫策走了。
魯肅一臉的窘迫,摸了一下自己幹癟的肚子,便說道:“罷罷罷!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三個人一起來到了一家酒樓,一進門,周泰便扯著嗓子大聲喊道:“老板,有什麼好酒、好菜,盡管上。”
此時並非飯點,所以店裏麵沒多少人,除了店老板和店小二外,就隻有孫策、周泰、魯肅三個人了。
店老板一聽周泰說的是外地口音,便笑嘻嘻地湊了上來,說道:“聽三位口音,好像不是冀州人吧。我們冀州人最好客,三位要點什麼,盡管吩咐,小店照辦就是了。”
“嗯,我們是外地來的,要到薊城去,路過此地,剛好肚中饑餓。店家,你小店裏有什麼好的酒菜,盡管上,我們不會少給你們錢。”魯肅坐下之後,回答道。
店老板道:“好的好的,請三位稍等。夥計,給三位客官上酒。”
店小二端來了一壺酒,說道:“三位客官請慢用。”
“慢著!”周泰看了一眼酒壺,便十分的不滿意,一把抓住了店小二的手臂,說道,“能不能換整壇子的酒?這麼一點,不夠喝啊!”
店小二笑著說道:“好的,就來就來。客官要多少?”
“先來三大壇!”周泰豪爽地說道。
店小二一喜,心想生意臨門了,便立刻抱上來了三大壇酒,放下之後,便要走的時候,卻被孫策一把拉住。
“客官還有何吩咐?”店小二問道。
孫策嘿嘿地笑道:“小二哥,我想問你點事情。”
“客官請問。”
孫策緩緩地問道:“我們是從魏國逃難過來的,中原在打仗,我們怕受到波及,聽說燕國安定,便過來了。我聽說燕王減免了燕國境內除了幽州以外的三年賦稅,而且隻要是遷徙到燕國的其他州郡的百姓,都能分到田地,還給蓋房子,安置住下,並且享受同等的賦稅減免,這事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了,隻要是在我們燕國的老百姓,已經差不多兩年沒有交過賦稅了。當然,幽州的除外,因為幽州之前減免過了,所以不再減免了。”
孫策好奇地問道:“不征收賦稅,那怎麼養活那麼多的軍隊?沒有賦稅,府庫就會空虛,那官府豈不是要喝西北風嗎?”
“客官果然是外人,不過在燕國,官府才不靠賦稅呢。”
“不靠賦稅,那靠什麼?”
“靠采礦。”
“采礦?采什麼礦?”孫策越聽越離奇,便問道。
“采的金礦、銀礦、銅礦、煤礦、鐵礦還有其他各種礦產,這些礦產都是官府控製的,每年開采出來的金銀夠足夠維持咱燕國幾十萬大軍的。而且,除此之外,隻要百姓有需要的,還可以出售給百姓,也就是說,官府也經商,也做買賣,所以,官府的錢,大部分來自買賣的錢。”